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零八章 出战

第三百零八章 出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江镇节度府,管军民两政,军政如今紧锣密鼓的行动,牵扯了唐清安大部分的精力。

但是民政也不能放下。

“战事未雨绸缪,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抽空见了冯胜之,顾应时,唐清安慎重的交代,关于今年年初的屯田,以及播种事宜。

民政发展的好,唐清安就不怕今年的战事遇挫。

军队稳打稳扎,哪怕打不赢,也不至于大败。

而他背后有数百万辽民的支撑,不同于历史上的东北大帅入关。

战事上一次的失败,则万事皆空,军心低落,导致他灰熘熘的退回东北。

对于攻打蛮族。

金江镇民心旺盛。

哪怕今年战败,明年再战,明年战败,后年再战。

他有这个底气和蛮族来消耗。

倒是要看看,蛮族是否有这份元气,来跟他比拼如此的消耗。

比消耗,靠的就是民政。

民政做的好,才有实力来比拼潜力。

不然落得历史上毛文龙的东江镇的结局,空有辽民而无粮食,无力发挥力量,只能困顿于断粮之局。

目前金江镇的地盘不大,可是多年来的努力,做到养活数百万辽民,已经有了这个雏形。

可是如果今年战事不顺,他观朝廷的形势,明年是不可能如今年一般,还有这么多的积蓄来支持他的。

那么金江镇越往后,就越需要靠自己。

当然。

如果一战而胜之,以新收复的平原地带,则立马缓解金江镇的粮荒,并且能收拢福建沿海各地的无地之民。

不过这是最好的结局,唐清安也要考虑坏的结局。

“你们建议的,成立新的衙门,专门负责农事,收集全国的好的耕作,并且研究更好的耕作方式,这是值得肯定的。”

2k

唐清安夸赞道。

耕作方式,是一直进步的,汉朝时的田亩产出,是一个顶峰,宋朝的田亩产出同样是一个顶峰。

而到了前明,田亩产出又到了一个顶峰。

朝鲜如今的耕作方式就很落后,原本的历史上,随着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大量的辽民涌入朝鲜。

为朝鲜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方式,让朝鲜各地官府学会了如何新修水利,学会了插秧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