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吸纳世界气运
众人都很精明,很快就猜到了王丰肃写这封信的用意。
金州的洋和尚,这在官府层面上不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且很好奇。
不少人都和王丰肃打过交道,因此知道此人是什么心思。
无非想要以此打动将军,准许其人在金江镇建立建堂,众人心中冷笑。
他们即不反对王丰肃,也不愿赞成此人,可他既然用这种行为想要达到目的,那就别怨他们反对。
“我认为王丰肃所言,虽有夸耀己方,却也不是妄谈。”
不等众人出声,唐清安即抢先说道。
“例如我们彷制出来的红夷大炮,此炮是西方战船的舰炮,他们在陆地上有专门的野战炮。
以炮弹的重量,分为了好几等,可见其专业。
而且济州岛海贸,外国的商船,各位也去济州岛观摩过,的确不同。”
唐清安想要说服众人,接受新的事物。
不足,一点儿也不可怕。
正如他穿越前的国家,那些年来不就是认识了自己不足,学习而追赶吗。
然后有了令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
不足又怎么了?
不足我就学就改,在超过你。
别人指出不足,先听一听又没有什么损失。
把别人的话当做至理名言,全盘接受。或者把别人的话当做无稽之谈,听都不听。
西红柿
前后都是因为自卑。
“将军,那些外国人的商船虽然有些优点,但是我们的船只也有我们的优点。
我们的福船空间大,可装载多门火炮,又船身坚固,可以撞沉对方的船。
且我们正在制造粤海将军送来的乌船模型,这等船比福船更加坚硬,且使用寿命极长,可以抵抗弗朗机炮弹的攻击。”
有船政的官员努力解释。
“我们的优势要加强,别人的长处我们也要学来,如此才是不败之根基。
你们的顾虑我清楚,王丰肃的心思我也清楚。
他既然敢这么说,就让他把东西拿出来让我们看一看,比一比,有好的我们就吸纳。
不比我们好的,我们就把我们的好的,做的更好。”
将军如此言论,船政的官员倒也没有太多的意见,正如将军所言,比一比嘛。
唐清安对众人的态度,极其的满意。
虽然海禁导致大周官员对世界了解极少,但是当世界上各国的人来到时。
大周还是有很多官员愿意学习的,例如顾应时,李成贤等。
包括原本的历史上,已经不存在的大明,万历末期乃至隆庆皇帝,天启皇帝,崇祯皇帝。
当时的大明官员,发现了西方人的利器,都会去学。
弗朗机,鸟铳,红夷大炮,几何学等等,不管是工具还是学问,在明末的土地上并不少。
可是随着明亡清起。
因为防备汉民,这一切都消亡了。
隆庆开关后,一年几百万两银子涌入大明,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丝绸,茶叶,瓷器都销往西方各国,乃至南北美洲。
当清朝断绝了一切,东方大国的紧俏商品虽然没有了,可是各国手中的银子还在,市场需求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