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公主抱
“这算涅槃重生吗?”
“应该算是。”
他们继续往上走,很快到了南天门,又走几步,到了玉皇顶。
峰顶有玉皇殿,主祀玉皇上帝。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
陆天明道:“就是这里了!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此山封禅,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陆丞在周围四处走动,仔细查看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
主殿供奉玉皇上帝神像,庙院中央有块极顶石,极顶石上有通石碑,上刻着“岱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四周围以石栏,是岱宗的最高点,石上有南阳王均于1921年题写的“极顶”二字。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处设置祭坛。玉皇顶傲视群雄,亭立峰巅,极目四望,确有“一览众山小”之贵感。
陆丞走到“古登封台”碑的位置不走了。
此碑高达丈许,上下渐削,石色莹白。
陆天明走过去,又道:“这块碑是汉武帝立的。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来岱山封禅,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
每当艳阳普照,石碑便熠熠发光,金光射目,隐隐透出碑文,远视则有,近视则无,真乃奇绝。”
陆丞伸手摸了摸石碑的边缘,道:“这是青海白玉,浅透明,带玉筋,没有抛光,所以显得粗糙。”
蒋秋芸问:“这么大的白玉?从青海运过来?还要爬这么高的山?多费劲啊!”
陆丞道:“古时候有黄巾力士。面如红玉,须似皂绒。彷佛有三丈身材,纵横有万斤气力。黄巾侧畔,金环日耀喷霞光;绣袄中间,铁甲霜铺吞月影。常在坛前护法,每来世上降魔……”
蒋秋芸忍不住扭他一把:“胡说八道!”
陆丞眯起眼睛看着玉碑,他从玉碑上看见许多符文,其中大部分符文都很模湖,只有两行字比较清晰,分明是“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行云避师出,空蒙X帝台。”
他问蒋秋芸:“你看见上面的符文了吗?”
蒋秋芸摇头:“很模湖,看不清。”
陆丞道:“我看见一部分,行云避师出,空蒙X帝台,不知道是哪个帝。”
陆天明插嘴道:“应该是青帝吧?那边儿有个青帝宫,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创建无考,明清重修,建国前毁。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话人物之一,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
陆丞沉默良久,问道:“句芒和青帝有没有关系?”
陆天明道:“句芒是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忠心耿耿地辅左太昊(皞)伏羲。伏羲就是青帝。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传说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
陆丞心想:“难道说,句芒的坟墓被打开后,激活他生前布置的符文以后,又引起了连续的反应,导致青帝所在岱岳也跟着复苏了?”
他伸手摸向白玉碑上的符文,继续沉思:“如果这是汉武帝立的碑,怎么能牵涉到青帝呢?八竿子也打不着!或者,这压根儿不是汉武帝立的碑?”
他的手刚接触到碑文,那座丈许高的白玉碑,忽然剧烈的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