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25章 大明,寸步不让!
说这话的时候,李孝恭那叫一个无语。
你爹跟老子说话,都没你狂!
长孙冲却是不管这些,当即说道:“若是大唐是这个态度的话,那从即刻起,我大明将停止在大唐境内的一切商业行为,撤出大明在大唐的所有人,同时将一切属于我大明的产业,搬回去!
这生意,不是非做不可!
莫要以为本官不知,大唐上上下下都以为大唐是我大明最大的下游市场,便以为是我大明占了便宜。
但李尚书切莫忘了,我大明在大唐经商多年以来,商税没少过一厘、雇佣工人的工钱,没少过一文。
时至今日,我大明商部统计,在唐的所有产加起来,雇佣的工人不低于三十万人。
若是大唐对我大明就是这个态度,那我们只能遣散所有工人,清算属于我大明的财产,全部运回大明。”
听长孙冲这么说,李孝恭也是愣了一下。
他倒不是震惊于大明此番的反应,而是他也没想到,大明在大唐的产业规模已经到了这么一个地步。
光雇佣的工人就有三十万人之多?
换句话说,单单大明的产业,这些年就养活了一个下等州府,这是何等恐怖?
长孙冲其实也没说实话,或者说,他了解的也不是详情。
大明在大唐的产业一向都是薄利。
是的,大明在大唐的产业,其实并不怎么挣钱,所有的利润其实都被那些工人拿走了。
当然,单个工人拿走的其实并不算太多,但架不住大明的那些产业在疯狂的招工啊。
这数字加起来,那就可怕了。
至于说都如此了,为什么大明的产业还有钱赚,那只能说是量变引起的质变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李承乾对大唐的生意,其实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放弃利益,尽可能的扩大规模,越大越好。
你要说李承乾这是安了什么好心思,呵呵,狗都不信,那家伙摆明了就是埋了祸心的。
“贵使还请稍待,本官已经派人去通知蜀王了,相信要不了多久,蜀王便过来了。”李孝恭当即说道。
他也是头疼,你们和李恪斗法,牵扯本王作甚?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作为礼部尚书,他很难避开。
不多时,李恪、杨师道等人一脸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看到长孙冲倒也不意外,李恪甚至还一脸歉意地说道:“此番长安的变故,的确是本王没察觉到,倒是让贵使看笑话了。”
“看笑话?”长孙冲闻言冷哼了一声,“本官看笑话倒是没什么,就怕看到一个天大的阴谋。”
他这会儿是丝毫不给李恪面子。
你都开始断我仕途了,老子凭啥还给你面子?
我他妈人不在长安,这事儿也还好说,关键我人不是在这里么?
你这么搞那就是不给我面子,我还能给你留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