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392章 长孙皇后的怒火
“他不会真以为这样就能破城了吧?”定城王有些无语。
这他妈绝对是最憨的办法了。
达延芒结波看着赵岩正在想办法填平那些壕沟,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你还别说,他要真想在旬日内破城的话,这般做法绝对比他用土石填沟要快得多。”
无论李承乾做什么,他都愿意多想想。
毕竟在李承乾手里吃过亏,多想想总不会错。
“可就他们这法子,想要在旬日破城,怕是痴人说梦。”定城王却是摇了摇头,“难道说,他们真以为到了我们弓箭射程的范围内,我们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这么干?”
“你不要试图和大明比军械。”达延芒结波却是说道,“大明王廷的军械之利是出了名的,谁知道他们这段时间有没有研究出什么新的军械?
如果,他们只需要向前推进一些,然后就能依仗军械之利破城呢?别太小看了这李承乾,他既然敢带着不到万人的兵马来破城,那就一定有他的底气。”
说到大明的军械,定城王摇了摇头,这的确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召集众将士,商议一番,我们也不能这么干等着。”达延芒结波说道。
……
就在达延芒结波他们上来如何退敌的时候,李承乾的帐房里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简单的来说,赵王的使者来了,而且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王府长史,顾建章。
“外臣参见大明王廷明王殿下。”顾建章很是恭敬的拱手施礼。
对于他来说,应对慕容伏允和李承乾自然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说道:“外臣?不知道贵使是哪里的外臣?”
“外臣乃大赵使臣,奉赵王之命,特出使大明王廷,觐见大明王廷明王殿下。”顾建章当即说道。
李元景在拿下清水川后,立马便组建了大赵王廷,而作为首功的顾建章自然获得了李元景的重用,这才把他看来最容易再立奇功的大明一行,交给了顾建章。
不过李承乾闻言,却是一脸不怒容地说道:“来人,给本王将这数典忘宗之辈拖出去砍了。”
他说完,同在帐房中的尉迟宝林直接就准备走过去将顾建章拖走。
顾建章顿时就愣住了。
“殿下,误会,误会啊!”当即,顾建章就嚷嚷了起来,“外臣乃大唐赵王府上长史,殿下切莫误会啊。”
他怎么也没想到,出使大明比出使吐谷浑更加危险,不过一听李承乾那话,他也意识到问题出现在了哪里,当即就出言喊道。
李承乾闻言抬了抬手,示意尉迟宝林稍等片刻,这才问道:“你说你是大唐赵王府的长史?那你口中的大赵又是何故?”
顾建章闻言也懂了,李承乾这意思摆明了不想承认他们的政权,这他也早有准备,当即就把大赵立国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当然,说是一五一十,可那文字上的修饰,听上去还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赞歌。
等他说完,李承乾还是一脸阴沉地说道:“这么来说,你们还是叛唐了?”
“没有没有。”顾建章也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当下就说道。
他其实很想说,赵王是在效仿你来着,可这话,他可不敢说。
“那你今日来此有何目的?”李承乾还是一脸阴沉地问道。
“没没没。”顾建章有些紧张地说道,“就是想来……”
顾建章越说越紧张,他是真不了解李承乾,而且,如今的李承乾气势越来越强,他也是真不敢在李承乾面前造次。
……
同一时间,长安。
长孙皇后在听闻了李元景拿下了清水川后,顿时就怒不可遏。
她也知道,李元景拿下了清水川对大明王廷来说意味着什么。
换句话来讲,李元景拿下了清水川,就是在逼迫李承乾和慕容伏允决战。
这她能忍?
甭管李承乾有几分胜算,将她儿子逼到了这一份儿上,作为母亲的她,没有暴起shā • rén那都是她仁慈了。
不过朝政她是真不好插手,后宫不得干政这一条算是彻底压死了她。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一点儿办法都没。
这一天,长孙皇后特意在后宫中举办了一场酒宴,将在长安的所有宗室王爷都请了来。
外朝的事儿,她确实不好插手,但作为大唐的皇后,宗室的事儿,她还真能插得上手。
说白了,宗室的事儿,就是皇帝的家事,作为皇后的长孙,想处置这些宗室王爷可能有些费劲儿,但真要只是拿捏一番的话,那还真没问题。
“如今大唐蒸蒸日上,听闻不少人都有些静极思动?”酒宴上,长孙语气温和地说道。
长孙一开口,李孝恭这些老狐狸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哪怕是年纪小一些的李元昌的等人,也琢磨过来味了。
至于李恪、李泰等人,更是默不作声,今天这顿饭,可不那么好吃啊。
不过长孙都开口了,总不至于让其冷场,李孝恭和李道宗对视一眼后,见没人开口,李孝恭也只得笑道:“如今大唐的确是蒸蒸日上,盛世就在眼前啊!”
他知道长孙今天要敲打哪些人,跟他关系不大。
不管怎么折腾,他和李道宗这些家伙是不可能效仿李承乾或者李元景的。
能效仿李承乾和李元景的,要么是李承乾的那些兄弟,要么是李二的那些兄弟。
他们要是敢这么做,呵呵,后果难料。
长孙闻言,叹了口气,说道:“是啊,盛世就在眼前,可有些人他就是看不到大唐的光明,总觉得大唐的粮食养不活他们这些人一样。”
这话可就很重了,像李元昌他们,一个个都闭口不言,不敢轻易插嘴。
李恪看了看李泰,李泰当即也是无奈地说道:“母后多虑了,我们终究是大唐宗室,哪能不念大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