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起航
陈子昂白他一眼,驳斥道:“君子喻于义,小人方才喻于利,你莫要诬了君子的清名,枉你还有名儒的名声。”
张昌宗讶然:“怎么就成名儒了?”
陈子昂道:“你前些年发表的那一通关于仁的理论,很得时下儒家子弟的认可,于士林中颇有名望。”
哎哟我去,当时只顾着嘴炮痛快,完全忘记了!但是,张昌宗可不是儒家的支持者,他其实更倾向外儒内法,可不能让人把他划到儒家去了,等“出孝”后要记得在季刊上发表几篇杂文,表达一下观点。
这么想着,口中道:“管他名儒不名儒的,且先放着,以后再说,先说眼前,陈师,您这个观点我却是不赞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固然是君子与小人区别的根本,但是,为什么君子就一定要拘泥于义而避而不谈利?那不是告诉大家,做君子就是要吃亏,就小人就能得利益吗?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说安贫乐道是个好品质,但是,有更好的生活可以追求,又不违背道义的时候,为什么不要?皆对利避而不谈,长此以往,还能有几人去做君子的?陈师,饥有食、寒有衣、居有屋、行有道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保证,只要不唯利是图,得之有道,我以为,君子不应该耻于言利,反而更应该与小人争利,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做君子是一桩很有前途的事情,做小人是不划算,如此,方是教化四方的正道。”
陈子昂被他说得哑口无言,面露沉思之色。张昌宗是故意借机劝诫陈子昂的,这位陈师吧,智慧有,勇气也有,也不缺决断,傲骨嶙嶙,可谓之当代人杰,但是,还是先前说的毛病,有时候太过正直,近乎迂腐。
张昌宗敬佩他的为人品行,但是,请他做事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这样的性情对事务的影响了。所以,先前陈子昂跟他一起出征的时候,张昌宗取他正直,托他掌了军法,倒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