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06章 猛虎归山

第206章 猛虎归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顺利的话,他们会完成一部分布置和安排,剩下的就得等李学武培训结束再去做决定了。

娄姐也是等到了她父亲确切的消息这才北上的,担心了半个月,终于传来了平安到达的消息。

信息是从山上发下来的,无线电接收到消息后,最先是住在山上的那五家人获悉,随后娄姐才通过老彪子知道的。

人到港,就说明姬家给办的手续一切正常,他在那边也能正式的开展工作了。

娄姐放下担心,北上去巡视,也是第一次正式在回收站这个奇葩单位里公开活动。

如果不是她将要离开,如果不是李学武为了给她信心,如果不是李学武走不开,这一次她也不会露面。

反过来想,其实这样也好,这些单位终究是要跟港城产生关联的,她有个大概了解,到了港城也有个准备。

西院回收站人员更迭,却是越来越少。

先是西琳和葛林离开,帕孜勒离开,闻三离开,十三太保前三位离开,现在又轮到老彪子离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老彪子走,是有家属送别的。

让傻柱恨得牙痒痒,这么丑,这么胖,这么矮的人都能找着对象,他那十多年干啥了?

关键是这对象还跟他领证了,能不让傻柱惊讶嘛,家里所有人都很惊讶。

以前老彪子说他有对象,大家都当他是扯淡,这一次结婚证都有了,众人不信也得信了。

让傻柱更气的是,这混蛋明明白捡一漂亮媳妇儿,这孙子竟然还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他们也都是老彪子领着麦庆兰来这边的时候才见着他媳妇儿,由着他给介绍着,互相认识了一下。

麦庆兰当然还不清楚回收站这边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这里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热情。

可关键是,李文彪不是经理嘛,怎么经理没个经理的样,工人没个工人的样呢。

她没敢问,回家以后问了李文彪回答的也很含糊。

麦庆兰多聪明个人了,一寻思就知道这里面有事。

尤其是他们刚领证,李文彪便说了回收站的经理不做了,岗位交给了发小,他要出个差。

这些倒是不能改变她对李文彪的看法,因为她也不是看重李文彪的身份,而是对她实心实意的好。

周一领证前,李文彪带着她去看了她爸妈。

先是没想到父母真的在监所里,意外的是在监所里的父母并没有住在监室里,生活倒是不成问题,还有其他人在那边居住。

要说她聪明,她怎么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情况,周日来帮她们家解决问题的的那位武哥,可能是个大人物。

这么猜想着,也是自己逼着去信的,她是如何都想不到一个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人物如何的“大”。

好在结果是好的,父母安全着,出来后两人便去领了证。

这还是麦庆兰主动提的,李文彪好像还迟疑了,她有的时候也怀疑这个胖子是不是瞒着她什么。

可在倒座房这边接触了几天后,她也就放弃追究了,因为这边瞒着她的东西太多了。

人人都认识那位武哥,因为那位武哥曾经就住在这座院里,现在他的父母兄弟家也在。

包括武哥的身份,她也从邻居们的闲聊中得知了,很震惊,也很意外。

既是轧钢厂的保卫处副处长,又是卫戍区的干部,还有行伍身份,这也太吓人了。

一想到周日在她家里发生的事,这才醒悟到,这件事关他们家生死的大事对于武哥来说,可能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文彪有意办喜酒,麦庆兰拒绝了,一个是因为她父母无法到场,另一个是她的身份和关系还很模糊,怕有些不好的影响。

现在就很好了,因为怕中戏门口那个院子住着不方便,两人搬到了闻三儿那处院子。

虽然是个小院子,却是立整的,住在那边李文彪忙工作也方便。

小燕张罗的,她管麦庆兰直接叫了嫂子,安排她来这边帮忙,每天吃了晚饭,由着她和沈国栋送她回家。

老彪子也是走之前将麦庆兰交给了这边的兄弟姐妹们帮忙照顾,没有落下她的道理。

所以回收站有人走,有人来,气氛依旧温馨热切。

就好像没人给迪丽雅介绍回收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样,也没人给麦庆兰介绍,她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只做工作就好。

麦庆兰留在这边还有个理由,王亚娟却是有些不自在的,尤其是在这边时不时的能看见李家人。

她没有什么亏心的,更没什么好躲避的,就是有些莫名的尴尬和没来由的心虚。

帮着妹子维护工作她自然愿意,可上了饭桌了,看那个张罗家里事的小燕话里意思,以后都欢迎她来这边义务劳动呢。

管一顿饭~

倒是雨水用玩笑话给她解惑了,敢情是院里缺人手,李学武给小燕支的招,能帮忙的都别客气。

也许是李学武的原因,也许是别客气的原因,她倒是默认了这种关系。

心安地吃了这顿饭,以后早下班,或者不忙的时候会来这边帮忙。

过日子就是这样,什么事都在变,人只能去适应,自我调节着,否则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

——

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过去的,所有人都在面临着改变。

包括社会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包括周围的人来了或者消失了。

京城的变化很大,一批又一批的工人、学生和老师们汇聚京城,共襄盛举。

八月十八号他们在大广场上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偶像。

小崽子们也在有心人的怂恿下开始捣乱,搞破坏,喊的是破除旧的思想、旧的文化、旧的风俗、旧的习惯。

李学武在培训的时候也接受了这方面的学习和强化,他还写了几篇文章,但没发表,而是内部互相学习了。

当然了,李学武他们学习的和思考的都是有益处的一面,是积极的,可跟小崽子们在四九城里干的那些事没有关系。

从八月十八日开始,回收站真的迎来了最忙的时候。

不过最忙的是二爷,成车成车的古典著作、文玩字画拉过来,小崽子们指名道姓的要红皮书、要文化衫、要训练裤、要臂力器、要陶瓷像章、要……

当然了,送来回收站的是少数,多数都付之一炬了,或是被毁坏成渣渣了。

包括那些坐在庙里的佛爷和道爷都遭了殃,哪有什么金身护体,在大锤面前人人平等。

后世去看四九城各个庙里的金菩萨、银道士,那都是后来修复的,跟古物可没啥关系。

不过也有一些被保存下来的,只是为数不多罢了。

也正是从十八号开始,这场活动真正到了最顶峰。

没人知道破坏了多少,粉碎了多少,抄走了多少,嘎屁了多少,难以统计。

二十三号那天,沈国栋收到消息开车去拉“时代废品”差点把他吓死。

就在文学会馆,一进院门就给他吓了一跳,院里乌压压的都是人,地上还有黑乎乎的污渍,他知道那是啥。

听这些进进出出的人话音儿,好像哪的都有。

领着他进来的那人年岁也不大,穿的是一监所搞出来的潮流服饰。

海魂文化衫、板绿全套,还带铜扣腰带的,黄干有点儿幺蛾子。

沈国栋看着院里的人,好像是集市,又特么没有买卖,地上堆积的东西好像是展览,可特么张贴的不是海报,而是白纸黑字,跟特么灵堂似的。

所有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随便进,随便出。

负责后勤的这小崽子给他介绍,这里有机关的,有学校的,还有街道上的同志,都可以里里外外的蹿,反正大家都闲着没事干。

沈国栋想来,这里要是开个茶馆正合适,配上这些懒散的,随意玩耍的猴崽子们,那可真是“生意兴隆”了。

再往里面走,却是在一个屋子里,他看见了跟院子里那些人不一样的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