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能量超乎你想象
沙器之给李学武倒了热水,站在一边问道:“休息室里的床不舒服,我找人给您换一张吧”。
“嗯”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跟后勤说一声,不要自己往里添钱”。
“知道了”
沙器之上次就见李学武不去休息室休息,特意看了看那张床,原来是因为铁架子床,躺上去一动就咯吱吱地响。
原来在保卫科的时候睡的是木制的床,又舒服又稳当。
可现在就流行铁架子床,都觉得铁的东西比木头的好,所以当了处长以后这床也从木头的升级成为了铁的。
可有的时候上面人用的东西不见得就是好东西,跟风罢了。
有句民歌怎么说来着,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上面流行什么,下面就觉得好。
就像杨凤山愿意抽荷花,京城本地都没有,都是从国际庄搞来的。
厂里就有能人了啊,千方百计地从庄里搞来荷花烟,每当遇到面儿上事儿的时候都要拿出来敬一根。
敬烟的时候还得说呢,这可是杨厂长常抽的。
言外之意是这荷花烟因为杨厂长爱抽,那对于他们来说,这烟就是好的,抽了就能跟杨厂长在一个调调儿上了。
也有保卫处的干部拿李学武常抽的大前门来抽,意思是我是保卫处的,就得抽这个,因为我们处长就抽这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轧钢厂里就开始出现了派系,从小小的一根烟上就能看得出现在的形势变化了。
当然了,中层干部更能从上面下达的文件中看出端倪,李学武眯着眼睛把一份文件看完,谨慎地没有签字,而是放在了单独的一堆儿文件里。
从年后开始,这个位置上的文件数量便日益增多,以后还会越来越多的。
在民主生活会上,李学武也受到过书记的点名提醒,不仅仅要抓业务,也要抓思想建设。
工作成绩不落后,这思想也不能落后嘛。
李学武每次都是虚心接受批评,但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在这一类的文件上面还是谨慎下笔。
在生活会上的文章也是越来越谨慎,不是讴歌工人的伟大,就是书写基层群众的不凡。
搞的杨元松以为李学武遇到什么事儿了,以为他的思想发生变化了。
找他单独地谈过一次后,再也没有在生活会上说过他,更没有在文章上面为难过他。
都说人老精马老滑,这杨云松可不傻,李学武不能动,更不能激。
写工人也好,写基层也好,总比乱写乱说的好。
现在李学武在轧钢厂工人心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轧钢厂内部报纸上经常见到李学武书写他们的文字。
在广播站里,朗读的优秀报告里,更有李学武关心工人生活,关心群众安全的文字见诸报端。
所以无论是广播里,还是在公告栏的报纸上,亦或者是闲谈中的口碑上,李学武正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自己的影响力。
杨书记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他是搞思想建设的专家,哪里不知道李学武的目的,可这种事挡不住,更不能阻挡和破坏,这是阳谋。
年轻人有想法,有能力,再去阻挡,那就成仇了。
这也是杨凤山对待李学武不同意他意见,在处理李学武的问题上很是慎重的原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学武把这条儿玩儿的明白着呢。
形势越来越不好,李学武哪里会给别人留下把柄,更不会凑他们这个热闹。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是觉得有点儿闹的慌。
“铃铃铃~”
李学武书写的笔端顿了顿,听见电话铃声响了,但还是把手里的意见写完了,这才放下笔接起来电话。
“喂?”
“李处长,我是聂连胜啊”
“哈哈哈哈~”
李学武这边大笑着说道:“聂大哥啊,好久没联系了啊!”
“可不是咋地~”
聂连胜听着李学武的笑声直觉得虚伪,什么特么聂大哥,要不是那四根小黄鱼,还能有这通电话?
“钢城一别,你李处长平步青云,让我望尘莫及了啊!”
“哪里哪里”
李学武笑着客气道:“京城不比地方,现在还好说,以后再走起来就很难了”。
“我相信你的未来大有可为”
聂连胜赞叹地说道:“就冲李处长的年龄,那也是先天优秀的多啊”。
“行了,聂大哥再夸我就要找不着北了”
李学武拿着电话找出了纸放在了手边,边用钢笔在纸上写了聂连胜的名字边说道:“这么急着找我,聂大哥是有什么急事吧?”
“还真是有一件紧急的事儿要求到兄弟你这儿”
聂连胜见李学武直接问了,便也开门见山地说道:“钢城最近不太平,好像来了很多外地人,我想跟您打听打听,看看认不认识”。
“是嘛?”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说道:“钢城不一直都是外地人迁移的重点城市嘛,几十万人都进去了,您现在的意思是……?”
“不满你说啊老弟”
聂连胜苦着脸解释道:“这次来的人很特殊啊,好像带着风浪来的,你也知道老哥是个旱鸭子,不会水,也不懂看这天气,你可要多帮忙啊”。
“哎呦,这是怎么话儿说的”
李学武径直问道:“你说说他们的特征,我帮你问问”。
聂连胜哪里知道什么特征,更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处,只好直接说道:“一水儿的小平头,看着就很干练,是奔着上次你见过的于敏去的”。
“是嘛!”
李学武这次疑惑的声音变的飘忽不定了起来,缓了好一会儿,这才给等在那边已经着急的聂连胜问道:“我多问一句,您没参合到里面吧?”
聂连胜一听这话不对头啊,怎么这么问呢?
“没有,我你还不知道?胆儿小”
说着话解释了一句后又追问道:“那老弟你是知道这伙儿人了?”
“您没参与就好”
李学武松了一口气的模样,随后拿着电话说道:“你稍等一下,我问问”。
说着话已经把电话撂了,随后便继续审批起了文件,丝毫没有打电话问询的意思。
问个屁啊,人是他豁楞去的,接钱的就是要查他们的人,还怎么问。
难道打电话给姬卫东问你们认不认识聂连胜?是不是去抓于敏的?
别搞笑了!
李学武这边不急不忙地看着文件,丝毫不在意钢城那边等的着急的聂连胜。
“处长,下午有时间吗?”
于德才见李学武没有休息,便走进来问道:“纺织厂的领导打电话来说是想谈一谈合作的事儿”。
李学武正看到报纸上关于领导结构变化的文字,皱着眉头看向了于德才问道:“关于什么的合作?是保卫业务的?”
“不止”
于德才犹豫了一下,解释道:“纺织二厂的副厂长带队,意思是想谈谈咱们库房里的羊毛和皮革”。
“那不应该是我来接待”
李学武放下报纸叹了一口气,说道:“报给徐斯年徐主任,让厂办出面协调接待”。
“是”
于德才看了看李学武,也不知道领导是为了这份报纸上的事儿忧心,还是为联合企业的大好形势担心。
于德才的脚步还没出办公室,李学武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又响了起来。
李学武示意沙器之过来接:“如果是钢城来的,就说我出去了,一会儿回”。
“是”
沙器之在于德才的最后余光中接起了电话。
——
徐斯年接到保卫处综合办公室传过来的消息便是心里咯噔一声。
知道这是李学武认真了,而且态度已经很坚决了。
先前李学武还是联合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种外联的工作当然由李学武来接洽和组织商谈。
现在让综合办转来厂办,那是真放权还是有意为之?
他是不敢做这个主的,也不敢接这块儿烫手的山芋的,放下电话后立马起身去了厂长办公室。
听到徐斯年汇报的杨凤山也是皱起了眉头,他是即感慨李学武的工作踏实,又感慨这人不能为自己所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