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累了,让大佬来攻略我吧[快穿] >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红楼45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红楼4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因此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这幕后之人的目的,显然是冲着新帝来的,是想要打压新帝的威望,从而让他掌权之路不顺,或者彻底失去独揽大权的机会。

这事办得很漂亮,皇帝身边出现了蛀虫,让恩科变成了惊天的舞弊大案。

想必为了把这次舞弊案做得足够规模,幕后之人一定卖出了足够多的题目,这才接二连三暴露在了瑞王和康王面前。

而他们也是相当敏锐之人,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并展开了调查。

等考完结果公布出来,起码有一半的人会被证实,他们的成绩是假的,他们并没有这个实力。

然后就是学子们被煽动,联合起来闹事,皇帝迫于压力,让人清查舞弊案,查到的结果居然是自己身边的太监。

从古至今内侍和外戚都是敏感的话题,本朝对内监的使用到了一个极端,虽然他们不参与朝政,但他们掌握了内廷,皇家的一切供奉都由他们管理,包括宗室的吃穿住行,婚丧嫁娶。

皇室强势的时候,他们只是奴才,可一旦皇室颓微,他们很可能反过来噬主。

这样的现状读书人都心里有数,但这说到底是皇家的私事,和朝廷牵扯不上关系。

而且有意思的是,本朝皇室是唯一一个不由朝廷税银供养的皇室,他们所有的花费,皆从内廷出。

而内廷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有开国之初划分过来的屯田,有经商做生意参与投股,也有各个地方的孝敬,比如说皇商。

皇商和内廷做生意是不挣钱的,甚至还每年要给内廷交一大笔费用,但只要他们成为皇商,某种意义上就是垄断了这一行业在京城的生意。

比如曾经李家的花木,宫里用他家的,那皇室宗亲肯定也选他们家,勋贵当然跟着走,大臣也不会换其他人家。

光是这些,就已经赚得盘满钵满,名声打出去了,全国那么多富贵人家,谁不会选择李家而屈就其他家?

宫里需要的各种所需,都可以这么操作,所以花费的没有想象中的多。而本朝的皇室人数还少,基本每封一个爵位,都要分出去一点,但他们死后也是会收回的,毕竟爵位是降等而袭。

经过百十年的发展,内廷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供养着所有皇室宗亲,以及宫里内廷无数太监宫女。

这也可以说是盘踞在皇帝身边一个庞大的势力,某方面来说,可以和朝臣相抗衡的,前面陈公公就曾被派去当监军,虽然期间他只看着,充当皇帝的眼睛,并没有任何干涉的举动。

但有一就有二,皇帝宠幸内监是自古有之的传统,那些读书人对此相当警惕,生怕他们侵吞自己的领地。

所以一旦发现科举舞弊是因为皇帝的不谨慎,让身边太监钻了空子,那么新帝的声望将大受打击。

朝臣们对待新帝,肯定不会像对先皇一样顺服,而是保持着警惕心。

有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打压皇权,扩大朝臣的权力,好达到宋朝那般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而有些朝臣纯粹是不信任新帝的能力,觉得他容易受到蒙骗,对于他做的所有决定,都会思量再三,要是觉得不合适了,就会强烈反对,甚至推诿不干。

他们的理由也很正当,因为他们觉得是错的,为了防止皇上犯错,这才不做的,他们是忠臣。

所以说,只要这次舞弊案真的如幕后之人谋划的那样成功了,那朝臣的人心就散了,新帝完全压服不了他们。

这不仅是对新帝的打击,也是对上皇,太子和瑞王的打击。

要是新帝做不了决定,那他们的改革如何实行?难道靠阴谋算计吗?

可笑!

朝廷大事是堂皇大道,必须是阳谋!

所以这事必须掐灭在摇篮里,还要把幕后之人揪出来。

新帝为了拖延时间,果断地把放试卷的藏书楼给烧了,然后又在登基不久,尚未坐稳的情况下,就对内宫进行大清洗。

其实这种事每任帝王上位都会干,毕竟之前也说了,内廷可谓是掌握了皇室的一切衣食住行,不把这地方彻底掌握在手里,怎么可能谁的安稳。

所以清理蛀虫,排除异己,就是皇帝们时不时要干的事。

这也是经过这么多年,内廷发展得还不错,没有完全被腐蚀的原因之一。

毕竟他们不是朝臣,只是皇家的奴才,主子不高兴是可以随意处理的,甚至都不需要借口。

再加上他们很少有后代,太监就不用说了,女官也一样,成亲了就要离开内廷,能在宫内和内廷任职的,都是没有家小的,所以他们没有家族的负累,或者说,即便有也不是他们亲生的。

内廷的体系完善,又有足够的钱给养老,所以很多宫女太监把这当成了铁饭碗,忠心耿耿不说,也会相当地克制。

也因此,内廷道目前运转顺利,即便御史常常弹劾,也没影响到他们的地位,这都是一**清查的结果。

但像新帝这样,刚登基几个月,人头都没熟就开始清洗,也是少有的。

好在上皇还在,他的人听命配合新帝行动,这才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虎头蛇尾。

不然新帝不仅在朝中,就是在内廷的权威也都要没了。

想到这些,新帝怎么能不恼怒,这简直是把他往绝路上逼,没有权利的皇帝,那就是砧板上的肉。

而不能帮着实行改革,不说上皇和太子,就是瑞王都会对他有意见了。

而他也没脸再活下去,大哥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结果稳操胜券的机会,就因为他的一个疏忽,就全毁了,他还是自杀谢罪吧!

所以新帝一定要查,还要幕后之人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相比于他的惊怒,瑞王则要冷静多了,提出了一个问题。

“五顺子死了,高木和六福确实不知情,那么吉祥呢?他居然什么都没干,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康王脸色不变,“据他自己说,他吓坏了,舞弊可是大罪,他不敢做。可也不敢明面上反抗高木,怕被shā • rén灭口,就想到了装病的法子。我查看了太医院的记录,也问了为他诊病的太医,是真的。他确实病了,烧了好些天一直不见好,之后就挪了出去,现在虽然退烧了,但也浑身无力当不了差。”

“高木怎么说?他对吉祥的行为就没有怀疑?”新帝即便生气,也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

“高木觉得他只是骗钱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没差,吉祥病了就病了,他没放在心上。”康王扯扯嘴角,怎么有这样的蠢货,干坏事还大咧咧的,结果现在成了替罪羊。

这就是心态上的差别了,他把自己当成骗子,而不是杀头的罪过,所以轻易放过了吉祥。

然而不管他什么心态,这些事都是他造成的,必死无疑,就连他养父高公公也因此受到牵连。

“重点审这个吉祥,他是个聪明人,”而聪明人绝对不会把命交到高木的善心上,他一定知道点什么,瑞王对此很确信。

康王点点头,“我这就下去亲自审。”也是盯着的意思,在得到线索之前,不允许这人再被害死了。

康王的手段,是经过几十年磨练出来,岂是一个小小的太监能抵抗的,因此没多久,他就交代了一切。

吉祥是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平时连御书房的范围都接近不了,就在通往后宫的一条走道做日常的打扫。

高木会选择他,是因为高木曾经帮过他,而他也表现得对高木很忠心,再加上沉默不爱说话的性子,高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而吉祥虽然不爱说话,但他却是个聪明人,看透了高木是色厉内荏的性子,平日里小毛病不少,大问题不敢犯。

但他有一个做大内总管的养父,没人会揪着他的小问题不放,因此就投靠好寻求一个靠山。

此次高木拿出来的纸团,他看到了,心里也明白这是废弃的题目。

按理说,既然是假的,就像牛桐想的那样,倒霉鬼发现自己被骗了,也不敢声张,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所以这也不算大事。

毕竟外面的学子被骗,怎么可能和内侍扯上关系呢,所以吉祥没有提醒,拿了高木的腰牌,打算出去转一圈,回来就说他没办成。

然而就在他某天当差偷懒的时候,躲在墙根底下休息,居然听到了有人密谋,要把假的弄成真的。

吉祥生生吓出一声冷汗,知道原本的计划行不通了,只要他出宫,就会被怀疑和舞弊有关,所以他思来想去,就把自己弄病了,然后从宫里挪到内廷养病的地方,全程没接触外面的学子。

他这套说法还蛮可信的,但他面对的是瑞王康王这样的,一点点小破绽就能揪住他的尾巴。

他凭什么敢让自己安然养病,而不是防着高木下手弄死他?

正好他也病了,就直接病死了多方便。

除非他心里明白,高木就是骗骗钱,并没有把这当成多大的事,所以在不在意他在这节骨眼上病了。

说到底他的聪明还是浅显了点。

既然交代了,吉祥为了活命,自然积极地配合,虽然隔着一堵墙,他并没有看到密谋的人,但他听到了声音。

而他恰好还认识这声音,谁让他是在御书房外打扫的,对于主子身边的贴身嬷嬷,面貌和声音是认识的。

而这人是方太嫔身边的人,是她从家里带来的贴身嬷嬷方嬷嬷。

方太嫔是上皇的嫔妃,内阁方学士的孙女,当初她进宫的时候,方学士已经是从二品大员,因此她一进宫就封了贵人,不过半年晋升为嫔。

可她和上皇的年纪相差很大,宫里皇后贵妃妃位都不少,而且她们还有成年的皇子,所以即便她家世出挑,也在后宫默默无闻。

再加上后期太子出的事,上皇没心思在后宫,有时间也是去甄贵妃那里,迷惑她和幕后之人。

所以要不是吉祥提起,还真没人记起这个人。

搞舞弊这事,肯定不是方太嫔干的,她一个太嫔搞这些干什么,又没有任何好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