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红楼26
“对了,我前些天没事干,酿了一些果酒,你看看王爷可喝得,数量不少,如果王爷喜欢,我回去后再多酿一些让人送过来。”桑语想到瑞王的身体,自己走后,可能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天天给他煲汤什么的,因此就想到了酿果酒的法子。
而且为了照顾瑞王的身体,那果酒几乎没什么度数,只是包含一点点酒精的果汁而已。
瑞王即便一天一小坛,都不会醉的。
果酒总共有六十几坛,至少可以喝上两三个月吧?
也不知道瑞王的身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一个多月,她一直用灵泉水帮忙调理,也仅仅是比之前好一点。
相比之下,她自己都快养好了,不再像之前那么虚弱了。
可是她询问瑞王的专属太医,太医也不敢告诉她,只说是体虚,可体虚也不能这么难治啊!
管家连忙应下,同时给她准备了更大的马车,之前出门那个,因为只坐三个人,以舒适为主。
现在这辆,还要放上部分日用品,就大多了。
马车穿过城东,路过瑞王府,绕过皇宫,最终来到县主府。
桑语仅仅是被册封了县主,并没有封地和食邑,所以一直是桑县主桑县主叫着。
就连县主府,也都是桑县主府四个大字。
回到府里,来到正堂大厅,桑语见到了六个大人和两个孩子。
这六人从二十到四十的都有,全都是文人儒生打扮,一身书卷气。
桑语已经从桑平家的嘴里知道,来人是族长的二子桑度,三房的桑应,六房的桑庆,这三人和桑疾是同一辈的。
原本桑疾应该叫桑康,因为他从小就容易生病,还时不时被魔怔,去了姑苏城外的寺庙请愿,大师傅说,改名桑疾正好。
果然,从那时候起,桑疾就很少生病了,还显出了读书的天赋。
所以本来是同一辈的兄弟,用的都是广字头取名,桑疾却不一样。
而剩下的三人则是桑谨这一辈的,也就是原主的族兄,分别是四房的桑谌,五房的桑议,八房的桑识。
那么剩下的两个孩子,就是七房那一支的了,不过这两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不知道带来京城是为了什么。
桑度是族长的儿子,地位高,辈分年龄在这些人当中也是最高的,自然由他出面,“语儿,父亲接到你的来信,就连夜召集了族人。对于你的提议,大家都觉得可行,于是各方筹集了一些资金,打算重新置换一批新粮,正好姑苏早稻成熟,今年是大丰收,不至于没粮食可买。至于仓库里原有的那些陈粮,就一并运过来,捐献给朝廷吧。”
桑语惊讶,没想到桑家族人这么干脆,“都运过来了?总共有多少?”
“我们连夜装船,现在已经到了通州码头,家里的管事正看着入库呢。目前只有十几吨,不过后续需要的话,还可以再置办一些,百姓家也有不少陈粮,提高一点价格,可以买到。”桑度摸着胡子道。
桑语点点头,稍微计算了一些这中间的花费,陈粮的价格,加上运输费用,至少需要耗费五万两,这对于一个小家族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那我现在立刻写信给瑞王,请他代为安排。”这事还是得瑞王出面,不然做好事不成,反遭人惦记。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语儿,就辛苦你了。”桑度点点头,赞成桑语的安排。
“没什么好辛苦的,我也是桑家人,再说了,事情还要拜托瑞王才能完成,他才是辛苦了。”桑语摇摇头,她并没有做什么。“族叔和族兄们远道而来,现在肯定很累了,不如我安排你们下去休息,等瑞王那边回话,我再来通知你们?”
桑度点点头,“这样也好。”
为了尽可能地把粮食运回来,不至于耽误了赈灾的行程,他们都没等到回信,直接带着粮食过来了,一路上又是连夜赶路,也确实疲乏。
“对了,这两个孩子是七房你庐叔的孩子,叫诚哥儿和谚哥儿。你庐叔半年前去世,没多久他们母亲就回了娘家,是京城皇商李家。一月前,李家写来书信,说是李家父母不忍女儿一人教养两个孩子,孤苦伶仃,希望李氏能带着两孩子在娘家住着。原本族里是不愿意的,我桑家也不是没人,况且两孩子的叔伯还在呢,也愿意照拂他们,就没送来。但孩子还小,惦记亲娘是有的,这些日子一直过得不痛快,父亲就说,既然外家愿意,那我们就顺便送过来。正好你也在京城,你是个好孩子,又已经成了县主,也能照拂他们一二。不要求你多的,有时间去李家看看他们过得如何即可,尤其是教育方面,桑家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不能不读书,还得你偶尔看看他们学得如何了。要是在皇商家待久了,学得奢靡的风气,又不读书,那我们是要接回去的。”
桑度说到李氏和李家的时候,脸上有淡淡的不悦,任谁丈夫死了,自己没多久就扔下孩子归家,都会惹来夫家的不悦。
但两个孩子毕竟还小,桑家也算开明,不然也不会要求女子也读书,所以对两个孩子思念母亲,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次进京,就把他们带过来了。
桑语转头看见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孩,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心不由软了软。
这两个孩子都小,但被教育得极好,刚刚大人在谈话,他们就一直老老实实待着,不闹腾,等说到他们,也没冒然插话,只眼睛亮闪闪看着,充满了期待。
这样懂事的孩子,长相又极好,估计是继承了父母的好相貌,两人就像小天使一般,软萌软萌的。
桑语笑着摸摸他们的头,“那我给李家下帖子,明天和度叔一起去李家拜访一下。”
她这是承诺会上心的意思,有了第一次拜访,以后也就顺理成章了。
桑度闻言,脸上露出笑意,“那就麻烦语儿了。”
“不麻烦,”桑语摇头,叫来桑平夫妻,安排他们下去住宿。
县主府极大,一人一个院子都使得,但这并没有必要,一来他们带来的下人少,院子多了显得空旷,而来府里的下人也不多,除了桑语从扬州带来的,一些管事是内廷配的,剩下的都得自己采买。
一整个五进院子,起码要六七十人,才能正常运转起来,可因为她之前都没过来居住,虽然下人也采买了,但都在教规矩呢,还不得用。
真正派得上用场的,也不过三十几人,住得开了,没那么多下人支应,索性就安排到一个两个大院子里。
晚上的时候,管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给桑家族人接风洗尘,不过碍于桑语是女子,剩下的都是男子,她也只出去陪喝了一杯素酒,剩下的就交给管家张罗。
这位管家姓赵,是内廷派来的,除了他这个外管家,还有一个内管家张嬷嬷,以及四个年轻一点的管事,四个青年女管事。
赵管家和四个管事都是太监,张嬷嬷和四个女管事是宫女。他们是从宫里退下来的,宫里每年都采买太监,但由于宫里的主子也不多,除了后妃就是皇子公主,需要用到的下人不超过一千。
可现在光是太监就超过了一万,宫女也有七千多人,宫里只留一半,剩下的都要分出去,有能力的又会钻营的,进了内廷当办事的,次一点的就会分到各个皇亲府里。
公主府郡主府就不用说了,就是桑语的县主府,就有五个太监,五个宫女。
赵管事是管理县主府产业的,这部分产业是随着爵位发下来的,比如一个皇庄,共一百亩,一个小山头,两个铺子。
这些是县主的爵位的配套产业,说是给桑语的,其实不然,桑语只能得到出息,却无法据为己有。
也就是说,这几项产业挣了钱,是供给给桑语,但等她死后,或者失去县主的封号,那这些包括县主府,都要还回去。
哦,对了,这十个管事也归内廷,他们现在说是桑语的管事,服侍着她,但人事并不在她这里。
只不过现在她得给这十人发工资,而这工资从那些产业里出,所以他们服她管。
当然了,这些人要是以为可以奴大欺主的话,那也是不可能,桑语只要不满意,就可以把人退回去,重新换一个来。
内廷□□人的手段,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不管他们心里有多少小九九,都得给她盘着,老老实实的。
但这也是桑语多虑了,她不知道的是,这十人可不是随意派过来的,是经过瑞王精挑细选的,不说个个忠心耿耿,至少都是老实本分的。
这十人入宫后就经过三到五年的教导,之后刷下来分入内廷,又经过一番培训,在管理和个人能力上面,都比外面买来的管事要好,至少目前来看,做得比桑平夫妻好。
所以桑语也没有介意,直接给他们分配了任务,就担任县主府的各个管事。
而桑平夫妻,一直跟在她身边跑腿,带着桑家的下人,属于两套班子,互相没有竞争关系,因此即便桑平夫妻明面上做得没他们好,也不影响他们在桑语这里的地位。
赵管家是内廷出来的,有足够的体面代替主子招呼好桑家族人,所以桑语可以直接撒手。
回去自己的院里,她单独用过饭后,就等到了兰芳来回话。
桑语回来后,兰芳带着人收拾,整整收拾了三大马车的行李,在天黑前赶回来。
桑语看到单子上这么多东西,忍不住皱眉,“怎么会这么多?”
她来京城本来就是轻车简行,这些天置办了一些需要的,也没这么多啊!顶多就是一马车而已,别忘了她自己回来时,还带了半马车。
兰芳低着头,“是王爷亲自吩咐人装车的,说是送给您的临别礼。”
桑语无语,反倒后面的礼单,忍不住大抽一口气,这所谓的临别礼,也太丰厚了吧?
上好的毛皮两箱,绫罗绸缎一箱,药材一箱,各种古籍珍本两箱,甚至连瓜果蔬菜,珍贵花卉都有。
看着好似没有金银玉器珍贵,天知道这些都非常值钱!
桑语忍不住心惊,瑞王对她太好了,好过头了。
这些东西她如何能收?之前住在园子里,瑞王就时不时送来各种珍品。
说实话,那时候桑语就觉得受之有愧,可所谓债多了不愁,她打算用调理瑞王的身体做报答,瑞王又是那种送了,就不允许人退回的性子,她也就收了。
可瞧瞧这些,桑语是真的头大。
她站起来,在房间里转圈,瑞王这番厚谊,她又该如何报答?
说实话,桑语有没有怀疑过,瑞王是喜欢自己,这才这么对她?
她还真有过这样的妄想,不过那天发生的事,叫她打破了自己的想法。
是瑞王亲自用言语告诉她,两人的差距有多大,间隔有多远。
所以在回去后,桑语惆怅了一会儿,也就放开了。
这世上,美男多的是,可能找不到身份这么尊贵,又对她这么好的,但只要求好看,还是没问题的。
桑语对于婚姻的设想,只有两个方面,要么不嫁,一辈子潇潇洒洒,要么找一个好看的,但没多少地位的招赘,然后生下一个孩子,或许会过继到桑家名下。
至于这个好看的男人,是不是有用,以后会不会有外心,嗨,谁在乎呢。
他要是窝囊,那就一辈子养着呗,花瓶也可以用来下凡。
要是有了外心,那就和离,再简单没有了。
县主就是有这个特权,想成婚就成婚,成了之后还可以随便离。
皇家这样的公主郡主可多了,到目前为止至少有六个,有些没明面上和离的,私下里各玩各的也实属正常。
所以桑语一直都觉得,让她嫁给这个时代的男人,委曲求全,孝顺公婆,还要给丈夫纳妾,教养庶女,给我滚,绝对不可能。
她想尽办法给自己弄一个县主的位置,就是最大可能给自己自由。
可没想到,她会遇到瑞王。
说实话,这样才貌双全,位高权重,还对她恩情深重的男人,她不可能不动心。
但她也不是真的十七八岁少女,动心归动心,但自私的本性让她依然有所保留,所以一发现瑞王那暗含警告的疏离,立刻退避三舍,收回那原本一丁点的心动。
可现在这叫什么?这么多珍贵礼物,她如何能收下?
桑语转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东西退不回去,那她就拿方子换吧,等价交换总是可以的。
让她想想,用什么方子换合适?
现代人穿越,发家致富的东西,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肥皂,玻璃,良种,农具改良等等。
桑语闭上眼,细细的思索,没多久,她的脑海里就出现很多东西。
有玻璃的原料和制作过程,有晒盐法的步骤,有套种间种轮种等多样农田科学种植......
并且出现的不仅有理论,还是实际的验证过程,就好像她曾做过无数遍一样,重新再来一次,必能准确无误做好。
这些......当然是宝贝!
桑语深吸口气,开始在脑海里挑挑拣拣,首先盐铁茶相关的都排除,她还没那么大胆,敢动这些东西。
其次玻璃可以留下,这玩意儿说到底,可以是揽钱的工具,但也是百姓家中可有可无的东西,粮食衣服都不够了,谁还管房子够不够明亮。
所以弄出来,就是赚富人钱的,这个没关系,瑞王绝对侯得住。
对了,高产良种可以提一下,这个年代其实已经从海外引进了土豆,只不过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只在西北高寒地区有部分种植。
然后是玉米和红薯,也可以顺便一提,让瑞王想办法找找。
最后,好吧,加一个防止瘟疫的方子。
这是脑海里相当清晰的一个方子,按照脑海里出现的内容,这方子可以防止七成的瘟疫,只要按部就班做了,这个时代会出现的大部分瘟疫,都可以隔绝。
把三个方子写下来,桑语拿笔的手顿了顿,最终放下,把信封口,打发桑平给送去。
做完这一切,桑语背靠椅子,长舒了一口气。
哎,之前还想着怎么在瑞王面前描补,她现在就又多暴露了一点,可真是!
果然人情债难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