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穿越夫郎有点甜 > 第152章 第152章

第152章 第152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六月底,叶存山有季考,结束能休假两天。

云程要平枝姑姑她们收拾东西,准备去庄子里玩。

圆圆还没断奶,奶娘要带上。

怕到时有别的不便,把知新也带上,恰好马车坐不下太多人,需要分两辆。

其他人不用跟着,庄子里有人能使唤伺候,不用一起来回奔波。

因这事,存银情绪没下沉多久,就又回升,打起精神,带圆圆去挑玩具。

一般春天才放风筝,府城的春天他们都么出去玩。

山里有大片平地,云程让温故出去买了风筝,到时能放着玩儿,鱼竿鱼饵也备上。

带上麻将跟扑克牌,这种游戏互动性强,能一家参与进来。

叶存山考完次日出发,当天他还兴奋的找到云程,跟他说那个车棚子要多少银子能做。

木板搭起来的车厢,不值几个钱。

值钱的是木板的材质,上面雕刻的花纹,选择的漆料,还有挂起来装饰的物件品类。

再细致一点的,是里头座位的软垫选择什么布料或皮毛,下边做了隔层,配套的酒壶茶壶还有果盘又是什么材质。

要能再享受一点,能把座位扩大,进去就是大方椅,是能躺着的。身材娇小点,侧躺蜷缩就行。

车厢本身是不能扩大,有规格,要叶存山出息点才行。

他问云程要哪种。

“我回头买个骡子,带你出去玩。”

去玩什么,就不必细说了。

云程说不用浪费钱,“咱们都很少出门,这车子买了用不了。”

都是步行可以到的地方,不至于。

叶存山想要。

云程陪他玩了还不满意,还说今年给云程的生辰礼就送车。

云程都不稀得说他,“这礼是送给我的,还是便宜你的,你心里清楚。”

叶存山不管,反正给云程说过,就算过了明路,改天家里有个车子了,云程也不好说他什么。

能出去玩两天,叶存山只带了这两天需要温习背诵的书,其他不带。

云程出发前,还收到了杜家书斋送来的消息。

《逃离王家村》的话本,要发售了。

两家合作多,云程的话本铺子压稿时,杜家书斋也有压稿,不一窝蜂的上架,走稳定的细水长流路线。

同时也跟云程转述了一件事,“《嫡子归来》收尾了,已经在印合集,柳文柏的《修真传》可以接档,他也快完本了,稿子能直发到完结。“

需要云程再出长篇续上档期。

续档期,是玩完回家再说的事。

他让平枝姑姑帮他注意着《王家村》的反响,“初次印刷数量不多,我也没同意拿我的名字去做宣传,先看第一天的反响,这个程度要是能接受,杜家书斋再加印宣传,就没问题。”

不拿他的名字宣传,是后来加上去的条件,说要试试水。

拿到的手里的银子,就不用退了。

云程说卖得不好,会给他家再补一篇稿子。

这边结束,才正式出发。

车厢不大,叶存山也认识路了,这次是租了车,他当车夫,后头坐着夫郎弟弟跟闺女。

圆圆扒着窗口往外看,从眼前掠过的景色都让她好奇。

以前回静河村时,路上也有这个景象,那时圆圆还没记事,现在已经忘光光了,再看依然有初次体验的新鲜感,都没空理她爹爹跟小叔叔。

存银就跟云程聊天,“大嫂,我觉得你好忙啊。”

云程感觉很充实,他问存银是不是累了,“都没给你放过假。”

存银一直都是上半天工,有事能直接不去,休沐日没定过。

不用特地想日子,就跟叶存山定同一天就好,“以后你大哥休沐的时候,我跟你也休,咱们一家一起。”

存银想想,觉得挺好的。

趁着今天悠哉休闲时,云程也跟存银聊点日常琐事。

是上回发现存银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以后,他就有的想法。

一方面明白孩子总要长大,十三四岁的年纪,正处在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存银没跟哥嫂生分,没变得叛逆,已是极好。

一方面又想自己养了这些年的孩子能再天真无忧几年,跟从前一样开开心心。

没心没肺也好,一个坑里要反复栽跟头也罢,总归他跟叶存山会护着。

存银对他现状没什么不满意的。

可能是来府城以后,交的朋友都很昙花一现,只那一段时间约着玩闹,有了过家家的情谊,年节一过,全都长一岁,科举压上头,大家都要去努力,慢慢他就又恢复了往日孤单。

日子安排得满当,忙起来不觉得,闲下时会感到无聊寂寞。

家里都在忙,他也不是没其他事情可做。

时间久了,分享欲就慢慢淡了。

跟哥嫂会说,也会写在本子上,但不会跟以前一样坐不住,静不下心,迫切的想找人玩,想找人解闷。

云程跟他聊天,他也有小孩儿天真样,傻乐起来眼睛眯着,看得云程心里发软。

他跟存银说可以交笔友试试看。

“等《王家村》的尾声画完,我们最终定稿,开始印刷售卖以后,我会在上面发布邀请函,诚邀各地才子来居安府,教他们怎么写话本。也会试着在上面发布点征集笔友的信息,通过书斋做枢纽,与从未见过面的外地友人通信,互相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这会有很大的惊喜,你永远不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什么性格、年纪,又是什么家世背景、在什么地方务工。”

这是云程从前在杂质上看过的东西,总体而言,是要比古代方便的。

他以前也交过笔友,家里有电脑以后,也会给人发邮件。

再后来就是各种冲浪了,没往日的慢慢悠悠与当时忐忑等待的心情。

古代的话,就是另一种浪漫。

大概会演变成各地钱多多的学子,用来交友的一种方式。

也许京城会变成面基圣地,往后参加科举时,结束后能跟笔友见面。

当然,也可能第一期就办不下去,无疾而终。

存银说为什么要这样写,“熟人都不回信,陌生人还回啊?”

由于云程没看过陆瑛给存银的信件,在他看来,存银跟陆瑛也一直是有来有往的,断也是人去了边关不方便,就没往这里想。

当存银是说的是静河村的小伙伴,因为存银去年写了信回去,一封回信没有收到。

静河村现在不缺纸,以前的习惯也保留下来,没谁家会去浪费,纸张还是会放到家里保存起来。

存银偶尔回忆一下,都脚趾抠地,觉得他的信件可能被人家放起来,以后要拿出来笑他。

云程就说静河村那边寄信不方便,去蔚县就要一阵,再从蔚县码头找人捎带。

来回四五天的路程,寄一次东西,一个月左右才能有个回音,有时要两个月。

笔友的话会不一样,可以广撒网。

会选择交笔友的人,不会怕这点麻烦。

到时还能给合作好的民驿打广告,看看他们有没意向开展送信业务。

存银默了默,想想他确实挺爱在纸上碎碎念,就点头,“那我到时试试吧。”

云程摸摸他头。

“现在都很少出门,多个法子交朋友,有人说说心里话,有人给你分享生活,你就不觉得无趣了。”

存银听得眼睛都发亮。

云程再说,可以用化名,这样没人知道是他写的信。

存银眼睛就更亮了。

他有好多话,不方便跟人说。

就想给远在天边的,以后一辈子都见不着,见了也不会深入交往的人说!

他交友词都想好了!

互相交换秘密!

云程还不知道他想法,不然就知道,存银是想找个匿名树洞,孩子果然有心事了。

路远,圆圆看久了窗外就眼晕,站不住,倒云程怀里后,要蹭蹭找个舒服的窝睡觉。

她现在有点重,叶存山提前做好了准备,座位下的隔层里,就是小床,围栏不高,还是要大人注意看着。

把她放跟前,云程怕车子颠簸,孩子直接飞出去,拿了软布条给她系上安全带。

圆圆乖乖的,还看着云程吐泡泡。

小牙齿冒头后,她很少吐泡泡了,云程给她擦擦,她就又笑,看着是躺下后,恢复了点精神,不想睡觉了。

存银很有经验,伸手遮住她眼睛,再拿开,圆圆玩了会儿,就瞌睡了。

摆了小床,里头就挤。

照看孩子要辛苦点,云程让存银去找叶存山玩,“你应该还没从车夫视角看过路?让你大哥慢一点,你坐他旁边瞧瞧。”

存银就侧身,贴着车壁掀开帘子去找叶存山。

叶存山赶车很稳,速度不快。

看存银出来,他就知道了,“圆圆睡着了?”

存银点头,沿着木栏边坐下,学着叶存山的姿势,把腿掉下面,是能随时跳车的姿势。

看着挺潇洒的,实际没一会儿就腿麻,他老老实实把腿缩好。

问叶存山,“大哥,这个山,跟静河村的山,有什么不同的啊?”

还要大嫂这样喜欢,来了一次不够,要来两次。

还全家一起来。

叶存山说有人伺候,不用种地养猪。

存银立刻懂了,不干活的山,就是好山!

他们在路上时,杜家书斋新书上架开始销售。

有相熟的商人过来问,想进货,说他家不厚道,合作那么多次,有新书了,也不给他们说一声。

因每次来往都会花费许多人力物力,现在杜家书斋有了一个新法子,是找商人做代理。

比一般拿现货书籍去卖要贵一些,也更有风险,成了也更挣钱。

是他们取代杜家书斋去外地销售这一步,带上部分话本跟雕版,到了外地后,再请人印刷售卖,最终挣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上门来问的,还担心是不是书斋跟其他商人合作了。

跟伙计聊几句,才知道是云程的新稿子,是个新鲜恐怖题材,怕大家接受不了,这两天就在府城卖,看看府城读者的反应。

等着看他们反应时,商人们也要买册书瞧瞧内容,不急着走的都被引到后院的堂屋坐着。

进去一瞧,同城会拿书籍去外地售卖的大小商人来了个七七八八。

消息都很灵,知道这一册的云程写的,冲着这个名头都不会差。

来得早的商人,已经确定了稿子不错,说府城读者接受不了,他也要进点货到外地试水看看。

有人开头,就有人不甘落后。

小伙计都记名,但不收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