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这个订单意义非凡
过磅,结账。
一车大蒜,竟然卖了38块钱。
苏妈妈激动地快要哭了,差点给老耿磕头了:“耿大哥,您真是太仁义了。”
老耿说:“你们也辛苦了,蒜也干净,咱们第一次按照市场零售价收了。以后要走批发的路子,可不是这个价,不然我喝西北风去了。”
苏小昭算了算,老耿是按照1毛钱一斤收购的,这个价格不错,而且还是一批全要了。
下午,送货的提货的都走了,老耿才闲下来。
苏小昭和老耿一起聊了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规划,她不懂种菜,但是她懂市场啊!
老耿第一次被一个小姑娘给洗脑了,对她画的蓝图惊掉了下巴,乖乖,按照小苏的说法,他这个大棚在未来某一天,能成为全国中部几省市什么流的集散中心,他老耿,能决定着农副产品的价格形成。
苏小昭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那些词他都说不出来,但是他很服,这十来岁的小丫头成精了!
他笑着对苏小昭说:“小苏,你定不是池中之物,早晚一飞冲天。你发达了,可别忘了带大叔一把。”
苏小昭点头:“放心吧,耿叔,将来,您这个大棚,扩大一百倍也不止。”
双方约定,新蒜一口价,1毛钱一斤,陈蒜2毛钱,来多少收多少。
苏小昭现在还不敢贸然提出来独家供应,她要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这张牌打好。
回到梧桐里村,全家兴奋极了,这和卖几个茶叶蛋可不一样,这个订单意义非凡。
苏爸爸好几次欲言又止,苏小昭叹口气,直接说:“爸,我知道您想照顾大伯一家,可是我才刚接了订单,我们要做响自己的名声,质量这一块必须保证。不是说我大爷家的大蒜不能收,我是担心他们以次充好,您拿自己家亲人无可奈何。”
苏爸爸点点头,虽然那么多年,两家一直关系不和,但是他心里装着自己家大哥。
苏妈妈松了一口气,眉眼都欢喜起来,她下午就一直担心苏爸爸提出来收苏国修的蒜,她没有办法拒绝。
苏小昭这话,多漂亮!
“爸、妈,这张订单来之不易,如果开头合作好,我会提出来独家供应。妈妈天天跑城里,家里的庄稼肯定受影响,所以,不管收谁的蒜,一要质量过关,二是价钱一律按照5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