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 第170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82)

第170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8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便有言官出列:“皇上,皇后此举有违妇德……”

书颖插着腰问道:“比武的事儿手底功夫见真章,跟妇德有什么关系?那么说真宗朝时佘老太君和一群寡妇英勇杀敌,她们都有违妇德?不是她们挽大厦之将倾,今日焉你在此研究妇德的地儿?”

那言官胡子都飞了起来,又跪了下来:“皇后乃是国母,国母一言一行都事关国体社稷大事。皇后如此无规无矩,天下士人百姓如何心服?”

书颖冷笑道:“你不服我当皇后,难道你女儿想当皇后?你女儿武功不如我、文才不如我、音律不如我、经济之道不如我、胆色不如我,她当皇后天下百姓倒是心服了?天下百姓瞎呀?”

那言官被怼得吐不出话来,便又有一位大臣出列跪倒:“臣恳请皇上不要让妇人干政,妇人干政之祸殷鉴不远!”

书颖切了一声,道:“历朝历代祸国的男人多还是女人多?赵高是女人吗?王莽是女人吗?曹丕是女人吗?安禄山是女人吗?黄巢是女人吗?祸国这事跟男女有什么关系?

商朝武丁在位时,王后妇好领天下一半兵马为王征战四方,才开创商朝最鼎盛的时期;大唐开国时平阳公主率娘子军与唐太宗一起攻破长安;大唐女将樊梨花被大唐皇帝封为征西兵马大元帅,平定西北,以战功封威宁侯。

商王武丁、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千古圣君,当时朝中也是一群胸怀宽广,唯才是用的名臣辅佐,他们能用人不拘一格。你们意思是皇上不配做本朝的商武丁和唐太宗?

什么是母仪天下?在后宫打扮得跟花孔雀一样,是能安邦定国还是能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皇上后宫没什么人,不是什么荒%淫之君,他娶了我也没有从此不早朝、耽搁朝政。所以,你们是怎么看出皇上是个像北齐皇帝高纬一样的荒唐之君的?”

那些大臣不约而同一揖:“臣等绝无此意!请皇后慎言!”

赵玮目光扫过文武大臣,缓了缓想看看有没有人出来请辞,但是那些官员面上虽然不忿,却没有请辞之色。

赵玮轻叹一口气,说:“诸位爱卿,你们当中有反对的,朕也相信你们是出于公心。皇后不通朝政之事,因为来自江湖,爱在武艺上争强好胜,本朝有武艺高手不是好事吗?

武道之事,强弱一目了然,做不得假,让天下人来做评判,仍然是皇后的武功高。诸位爱卿不要关注内闱之事,还是解决朝廷实际的政务要紧。

文武百官都尽忠职守,皇后当了武状元,为朕授些侍卫武艺,提高皇宫的安全,也不会乱了社稷吧?只要你们能找一位武艺比皇后更高的年轻高手,就让皇后不管这事。”

列位大臣都不说话了,这时言官们发现苏相公、韩相公都不发表意见,原来刘尚书的门生思索着再纠结此事,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便也息了火。

于是皇帝就朱笔钦点书颖做武状元,并派遣她做侍卫亲军总教头。皇甫元均为武榜眼、柳非青做了武探花,余下的十八名考生被赐武进士。

赵玮又赏各位武进士每人150贯钱,皇甫元均以下的武进士暂时授官为敦武郎到承信郎的阶品(正八品到从九品),编入侍卫亲军“实习”一年,然后会陆续调进各大禁官中去。

书颖、皇甫元均、柳非青授了武状元、榜眼、探花,被赐穿红袍(本朝只有五品才能穿红袍)。书颖带着众武进士出了大殿时,便将衣冠交给候在此处的近身太监。

她朝皇甫元均、柳非青施了一个江湖礼:“皇甫兄、师弟,之前考场上我不能相让,只好得罪了。”

二人连忙回礼,柳非青说:“我对大师姐的武功是心服口服的。”

皇甫元均心头发涩,却只能跟着说:“……皇后的武艺,我素来是服气的。”

书颖看着他微微一笑,皇甫元均见到她绝美的笑容,不禁对自己说: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我草芥寒门子弟,蒙她不弃,我们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她也真心对我好,我还有什么好不甘心的?当年我们都前程迷茫,我愿做她的情人,这已是意外之喜了,天下的男子只不过是不知道,若是知道了,一个个都得嫉妒死我了。

便有兵部司掌武科一甲三人游街之事的官吏过近提醒,三人随去更衣,只不过书颖身边带着一个太监首领、一个贴身大宫女青樱和两个小监服侍。

书颖等三人穿着皇帝所赐的红袍、插着宫花、骑上高头大马、一旁还有唱名者将他们的名字、籍贯唱来。在锣鼓喧嚣中,洛京的士人百姓、男女老少都探出头看这奇景。

柳墨卿因为弟子柳非青参加武科,又早知道书颖参加了,便带着新婚妻子郑氏出门来凑一凑热闹。

柳墨卿和郑氏听到锣鼓声就从茶铺出来,看骑在马上当先一人正是那个大弟子也难免睁大眼睛。

郑氏也不禁惊道:“那个……皇上竟然堂而皇之点了娘娘做武状元吗?”

柳墨卿原琛以为徒弟就是调皮玩一玩,但如今这模样就不是玩玩了。

“事实摆在眼前……她……她也太大胆了一些。这做法不是落人口实吗?”

郑氏不禁担忧:“朝中大臣对娘娘有意见怎么办?皇上怎么也敢这么做?”

柳墨卿感叹:“她要是一闹,皇上也没有办法。”

柳墨卿和郑氏又听街头百姓议论这武状元、榜眼、探花长得比文科的更美更精神。有眼睛不瞎的百姓说那武状元分明是个女子,忽又有一个百姓说那武状元怎么那么像叶皇后。

原来当年叶世钊续娶裴青柠时,书颖、书林都陪着,书颖行事招摇,许多百姓见过她。之后她也曾出现在“柳叶商行”的铺里,便有客人见过她,从此再难以忘怀她的模样。

赵玮本没有要瞒着这事的意思,不然不会弄到朝堂上去,等官员们一下朝,此事就传得各家女眷和下人耳中,然后就传至坊间,一时引为奇谈。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百姓对女将的接受度很高,时人并没有那么迂腐。书颖早就名闻天下,就算早年毁誉参半,但是天下人都认可她的美貌和武功。

琼林宴后,科考的事就告一段落了,朝廷忙着夏粮征收之事。叶世钊作为挖空三司的户部尚书忙得很,就让玉堂帮忙,打听未婚寒门进士的人品。

玉堂天天参宴、请客总弄到了名单,但是其中都没有长得好看的,唯有一个长得还行的进士还被主考官招婿了。

时人还真有榜下捉婿,手快有、手慢没有,等到叶家这样调查来调查去,黄花菜都凉了。

这日叶世钊回府稍早,便与妻儿一同商议这事,玉堂才说起三个人选,说他们长得都不好看。裴青柠好气又好笑:“长得好不好看有那么重要吗?年轻的未婚进士是个香饽饽,从来不愁无妻。”

玉堂看了玉敏一眼,说:“长相还是挺重要的吧?咱们家的人都好看,妹妹从小看习惯了,突然嫁个其貌不扬的丈夫,肯定心情不太美好,将来夫妻感情能好吗?”

玉敏不说话,书林也说:“不求一个绝代美男,总要稍好看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