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回合
坦克们将作为移动的炮台使用,这也需要进行精心的伪装---特尔特尼那辆选的位置就非常不错:这里已经是城市外围,建筑并不像市区中心的那样一幢连一幢,而是互有空隙、通道,适合坦克进行机动转移(这有点像苏联的农村建筑,每户之间很多都留有大面积的空地或花园、菜园。)。仓库向西侧的大门已经给卸了,炮口直指着东边,从外面基本看不出来。坦克倒车就能出仓库转移阵地,后边和两侧的环境足够它隐蔽机动的,加上仓库是木质结构,如果必要可以直接穿墙而过!
气温正在下降,早就有同志因地制宜的在准备晚餐,也吃上了----这么冷的天,单单吃干粮也能挨过去,但绝对没吃热饭来的舒服。德国人的物资不仅仅有武器dàn • yào,也有军服食品,同志们对这些不会客气。
战壕里、掩体内,甚至是隐蔽在建筑内构筑阵地的战士都很冷,那些德国军大衣和毛毯正好可以用来御寒----德军大衣是不能穿的,会有误伤的危险,但可以垫在战壕里靠着抵御那透骨的阴寒;毛毯就直接裹在身上了事。
市民们在撤退时拿走了很多东西,拿不走的是家具摆设---现在是在打仗,同志们不会借用老百姓的床铺睡觉,但厨房借用一下不犯纪录,比野战厨房还好使。再说同志们压根就没带炊事用具,都留在后方了,只带了干粮:这是奇袭,不是按部就班的进攻。空降兵同志更绝---他们压根就没有锅碗瓢盆(见过降落伞扔下一口大锅吗?估计没见过,至少这会的红军空降兵只有在驻地有那些炊事用具。)!靠近各连队的老百姓厨房都被利用起来----其实做饭也很简单,就是利用缴获的各种德国罐头做一大锅浓汤,有什么用什么:搞到牛肉罐头的就喝牛肉汤,有香肠的也没煮,敲碎了照样做汤。这很好的执行了红军的一贯传统:有什么吃什么、冬天什么都能熬汤。
浓汤做得快,热腾腾的就着随身携带的冰冷黑面包吃下去是抵御严寒的绝佳饮食配方:大冷天喝点热水都能抵御严寒,更不用说高热量的浓汤。
没人抱怨德国佬的有些食品不适合自己的口味,有的吃就不错了。
就在空降兵同志们喝完最后一批送上来的浓汤时,有人大喊:“趴下!炮击!”爆炸、火光!炮弹落下的的尖啸声刺激着同志们的感官,把脑袋藏好了,四周都是剧烈的爆炸!
特尔特尼已经进入坦克,因为那道破损的木板外墙,视野不是很清楚:“基列夫尼克,前边一点,我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