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场务戒严
在天将将要黑下来的时候,韩综到了三司衙门,来到徐平官厅。
向徐平行过了礼,韩综道:“副使唤我回衙门,不知道有什么紧急公事?”
徐平道:“明天就是上元节了,全城观灯,开封府上下都要忙着防出乱子,还要忙着防灯烛起火,好多地方顾不过来。你手下管着兵案,分派人手,看紧了三司属下的各处场务,不要在节时出了乱子。”
韩综恭声道:“副使安心,按往年惯例,每到这个时节各场务都有军吏加强轮值。他们都知道要紧时节,不敢掉以轻心。”
“惯例?”徐平笑着摇了摇头,“韩判官,我当副使是第一次碰到上元节,对以前的惯例不放心,你从三司管下的厢军里另外抽调人手,到各处场务去。这一拨人由兵案自己管辖,不要与各场务自己的人马混在一起,你也辛苦一下,日后我自会弥补。”
韩综一家父子数人在京城为官,亲戚朋友又多,家里不知有多少事情,从心底里不愿在过节的时候还忙公事。不过自从在邕州跟着徐平,这么多年都已经习惯了,心里也知道徐平不是个随便多事的人,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推托。
三司兵案管着一部分厢军,还管着天下公吏,人手相当充足。在开封城里,不算作战的军队,就是皇宫枢密院和三司能够调动的人力最多。韩综虽然只是一个判官,手下却有千军万马,不是一般的京官可比。
看着韩综离去的背影,徐平无奈地摇摇头。惯例,下边小吏玩弄官员靠的就是这些惯例!这些惯例都是小吏们定出来的,从一开始就留下了后门,按照他们的套路做事,官员只有被耍得团团转。
徐昌一说徐平就大致明白了事情的过程,在邕州六年,蔗糖务管下的仓库和交易场所也有不少,这种事情徐平见得多了。天下小吏都是差不多,就是在这些他们烂熟于胸的惯例中找寻漏洞,填满自己的腰包。
破他们的法术很简单,只要不按照套路出牌就好了,真有不怕死的,那就正好一锅端掉。不过小吏们大多谨慎,轻易不会给官员这种机会。
打时间差用茶引换茶,无非是乘着这种节假日,场务里监管力量疏松,内外勾结迅速把事情做完。平时换茶引得等上一两个月各种程序才走完,这种谋私利的时候小吏们能够用一两个时辰就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包括各种账籍一起做好。
只要这个时间窗口过去,哪怕官员们有了确切消息也无可奈何,因为所有的漏洞已经全部堵上,一点把柄也不留给你。
很多官员对小吏们头疼无比,往往借助于严刑崚法,对衙门的惯例深恶痛绝,可偏偏一离了这些惯例衙门就运转不灵,最后还是被耍得团团转。
真正能够制服这些小吏的,还是那些对小吏们的套路清清楚楚的官员。可惜很多官员自命清高,有的是能力有限,只会喊打喊杀,却伏不下去身子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