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榷场
“我小的时候父亲愿意喝茶,那时候在宋辽榷场往往都是花很高的价才能买回来一些劣质的茶叶,所以这应该不是问题”
废除官府贸易权后确定,商贾自然而然就成了榷场交易的主流。
“其次为了保证宋辽两国在榷场的赋税,双方榷货务共同发布通商文引,以万贯为门槛,豪商货物经过榷货务清点后征税发放通商文引,万贯以下小商贾可多人联和结保申请文引。
通商文引一来可保证交易货物品类都处于榷货务监管方便稽查货物,其次可以避免有人逃脱赋税造成官府损失,其三能让边民参与到其中并且获益,保证边关繁荣”
榷场定然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如果周边的人都无法获利,走私便会屡禁不止,索性直接松开绑绳给他们一个正常获利的途径。
“第三,钱财流通越频繁越需要监管,榷货务处同时需要设立监察史以查惩贪腐。”
回想到宋太祖时期的榷场,战争或许是导致双方关闭的原因之一,榷场本身的不公和黑暗也是内因之一,没有高品质的货品,宋辽两方所有的官吏又不约而同的从榷场中肆无忌惮的捞钱,关闭也在情理之中。
三宁定哥原本以为签订盟约之中,只有这榷场是最简单的,但何绍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样样在理。
“平章事,这些只是我的意见,我最大的要求就是双方官府能共同从榷场获益,然后保证商贾能够公平公正的在榷场中进行交易”
辽人中有人专门记录何绍的一言一行,把他刚才说的条条框框全部都做了详尽的记录,三宁定哥在手中看了看,满满三页涉及到各个方面。
曹利用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赵恒要把转断权交给何绍,刚才磋商时曹利用就在旁边听得,何绍说的天花乱坠他后知后觉还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
一来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因此说话都一团和气有商有量,其次何绍所说的都非常公平照顾到了宋辽两国的官府赋税,并无不妥,因此磋商非常顺利。
“不错,仔细看来都非常公平,我想太后和陛下哪里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不是你,本官甚至都不知道原来榷场有这么多讲究,但是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要求”
“平章事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