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见国父
“世界上的病患再多,患得病无非也就那常规的十几种,哪怕是几十种,上百种,只要制定好严格的量化标准即可,毕竟怪异的病只是少数,你不能拿个例当常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西医看不好可以看中医,中医看不好就看巫医,巫医再看不好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真要得了绝症那除了等死剩下的只能是祈祷了。”杨信侃侃而谈。
“人好治,国难医啊,我大清已经病入骨髓了啊。”孙文长叹一声,再次将话题向国家方面引。
“我认识一人,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想通过犀利文字发出呐喊声,从而唤醒国人。比如这句: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就很喜欢。”
“哦,此人是谁?”孙文眼睛再次一亮,这又是一位志同道合之人呐。
杨信忽然一愣,猛然想起,此时才1885年,而鲁迅先生是1881年出生,他还是个四岁个幼童,“此人鲁迅,乃浙江绍兴人。”
“我告诉你的是鲁迅先生,你找不到周树人可别怪我。”杨信看着双眼中精光直闪的孙文,心中暗想。
“可惜,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能唤醒愚昧的国人。”杨信有些可惜道。
“为什么?”孙文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