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重型突击队
无奈的地方就在这里。
李牧只能做两手准备,首要的前提是,三条以上的安全撤离路线。他绝对不会为一名法国人搭上整个战术军刀突击队的性命。
法国人秉承他们的浪漫情怀,选择了一处郊外庄院充当安全点,绿色植物很多,甚至有鲜花,庄院风格,在这东非荒漠地带实属难见。在过去,这里一样是当地富豪的住宅,战端一启,都纷纷离开了这里躲避战火。
有钱人想去哪里去哪里,那数百万计的难民则只能在水深火热之中苟延残喘,连起码的粮食都大部分要依靠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救济粮。
七折八拐的进了庄院,李牧把面罩带上,只露出两只眼睛,其余人也纷纷带上面罩,露出透着精光的双眼。
“哗”的一下拉开车门,众人鱼贯下车。
庄院里的保镖看着几名把脸部裹得严严实实的亚洲男子提着黑色旅行袋大步走了进去。那些保镖是雇佣兵,法国情报机构通常很喜欢这种外包形式,尽管大多数时候都会把事情搞砸。
客厅直接被当成了作战室,居中摆着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式武器装备dàn • yào,全都是雷蒙这边的人准备的。
唐明和雷蒙说话,并不介绍战术军刀突击队成员,确切地说,甚至战术军刀突击队成员不会与法国人说哪怕一句话。当然,如果需要,李牧会亲自与雷蒙对话,毕竟李牧的英语和法语包括德育俄语,都是可以熟练进行运用的。
不用李牧吩咐,战术军刀突击队成员自然的就围在桌子前面,开始挑选趁手的武器,然后进行检查,半分也是不会马虎的。这些武器全都是美式和俄式的。如果不是考虑到避嫌问题,法国人会提供他们的装备,毕竟高卢鸡一向是骄傲的。
比如在欧洲战机项目中,法国佬最后退了出来,自己研发了阵风战机。何尝不是一种自尊心在作祟。比如戴高乐号航母,至今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力。一样是歇斯底里证明自己是世界强国的心理缩影。
艾福兵选择了一支AK-74突击步枪,毫米口径,可以加挂下挂式榴弹发射器,并且导轨上可以装上瞄准仪。艾福兵是三十岁的资深士官了,十八岁入伍,当了十二年的兵,比很多团级军官的服役时间都要长。
这个年纪的兵,对俄式装备情有独钟,确切地说是苏式装备。比如艾福兵就不喜欢用95,独独对八一杠情深不灭。挑选武器有时候就像是挑选老婆一样,要喜欢,而且要确定它不会背叛你。
边关林和艾福兵是一个时期的兵,不过他却是没有前苏联情结,而且作为火力支援手,他简单粗暴地选择了加特林。当他轻松地提起那挺单兵便携式加特林多管机枪的时候,边上的法国人眼睛都看直了。要知道,就算是欧洲的白种人,想要如同使用自动步枪那样使用这玩意儿,也是很费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