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销售
不过等到以后销售渠道稳定下来之后,未必不能涨个价什么的。
甚至吴妙都曾动了心思,以后就卖番茄,不去开那个破餐馆了。
毕竟那个破餐馆儿每天劳心劳力,赚的都是辛苦钱,而在张岩这里,只需要卖个番茄就好,尤其张岩把底子打的很好,她过来后,只需要把现有资源整合一番,然后再用些心思而已。
“今天这七千多斤,是我主动要求苏影稍微攒了一下,目的则是看一下销售的具体情况。”吴妙再次解释道。
张岩对此并无意见,爱搞就搞呗。
而且之前都是几百,两千多斤,能卖完并不让人意外,但以后每天甚至可能有一万多斤的时候,先预先试探一下市场的具体反应也有利于以后的销售策略。
见张岩支持自己的冒险行为,吴妙稍微松了口气。
没有多说什么,出去继续忙碌去了。
翌日。
反馈出乎预料的好。
因为七千多斤的番茄,在九十多家超市上货后,几乎销售一空!
这无疑是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杉杉、海洋两个超市能卖那么好,主要是因为两家超市的地段儿好,周围住的基本都是比较有钱的。
番茄卖贵一点儿,便宜一点儿,其实这些中产以上的人们,并不怎么在意,只要东西好就行了。
而其他地方的超市,能不能将大量的十块一斤的番茄卖出去,张岩的心里是打了个问号的。
好在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
张岩的番茄不能说一炮而红,但在超市间却多少有了些名气。
起码以后再找上门,想要在对方超市里卖番茄的时候,基本会有的谈,不会直接吃一碗闭门羹了。
这样的消息让二叔知道后,顿时乐的合不拢嘴。
番茄丰产期一天天的临近,二叔还是挺发愁的。
担心番茄不好卖,如果卖不出去的话,大棚的贷款,员工的工资,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
到时候大侄子中奖的钱恐怕都要搭里面,不过现在终于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对于二叔的高兴心情,张岩也能够理解,毕竟在有些人看来,他一口气盖了50亩的番茄大棚,完全就是脑子进水。
就不说产量,就说收获后卖给谁?能卖到什么价格?
因为按照番茄的一斤一块、一块五的平时价格来算的话,就算张岩的大棚每亩一年收获两万斤,那也才一百多万。
甚至都不一定够人工费。
更别说大棚的贷款,种植的成本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