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举荐
至于举荐李聪,那就更容易理解了,能够随李治微服前往“卫岗乡”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心腹。
做了多年皇帝,李治哪能听不出来谢岩的意思。如果说,初始还有些疑惑的话,现在却是都消散了。
任谁都知道,真要是有“不轨”意图的人,断无半分可能交出“兵权”,尤其还举荐了李聪。
要知道,李聪虽非皇族,却是出自“陇西李氏”,属皇族旁支。
整个“陇西李氏”在李渊“起兵反隋”时,那是倾力相助,是李家铁杆支持者。只是“李氏一族”人才不多,为官者甚少,故多数在军中。
李聪是“李氏族人”这一代中的佼佼者,故而李治将其放在自己身边,颇有栽培之意,今听谢岩所说提议,倒是有些意动。
“卿家之意,朕已明了。此事,朕自有决断。”李治说完,又想起一事,问道:“‘督领水师’者,卿家可欲行荐举?”
一直以来,谢岩从不参与朝中“人事”,在他看来,那个东西太敏感,很容易树敌,况且自己主政“新安县”、“卫岗乡”两地,在皇帝放权之下,来自朝堂的掣肘极少,犯不着去争,有时候,能够脱离朝堂纷争,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不过,“重建水师”一事,很有些不同。因此事乃冯宝提议,“督造大船”亦需其操办,所以,无论谁“督领水师”,都绕不过他。而冯宝天性疏懒,且不拘小节,很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因为这个缘故,谢岩还真就仔细考虑过“领水师”人选之事。故李治问及时,直接答道:“‘朝散大夫’贺兰敏之,忠勤王事,可担此任。”
“敏之?”李治极为诧异地脱口念道,紧跟着问道:“为何?”
谢岩道:“陛下,贺兰大夫乃皇亲国戚,忠贞不二;随大军远征万里,立下功勋;况与冯县男年纪相仿,颇有来往,二人合力,定能成事。”
瞬间,李治即明白了谢岩意思,其实简单归纳也就一句话,那就是他们两个人熟。
可仅仅他们因为相互之间熟悉,就能够将此重任交给贺兰敏之吗?谢岩不敢确定李治会不会答应,但是他觉得,怎么着也得试试。
谢岩接触贺兰敏之时日不短,对其也算颇为了解,总地来说,和冯宝很类似,称得上是个“有理想”的纨绔子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两人一起共事过,彼此间真的很熟悉,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那意味着,真要遇上事,他们可以商量解决,不会出现“互相不买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