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果然是镇海军
此处无声胜有声,余祥已经明白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所谓功高镇主,飞鸟尽良弓藏。那是千古不变的定理。
扬州之战,君侯已经被封为太子少保、曹国公,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人臣荣耀的顶点。这次北伐,宁乡军已成破竹之势,收复北京易如反掌。真到那个时候,朝廷还拿什么来封赏君侯,难道封王?
从西汉到如今一年多年。就没有异姓为王的,除非是曹操。
最最要紧的时候,以君侯做事的风格,或者说以江北诸镇的性子,打下的地盘是绝对不可能吐出去的。到时候,北京还是不是明朝的都城了。皇帝还还不还都了?
或许,在皇帝看来,宁乡军不动,换其他部队去取北京是英明的决策吧?
实际上,在扬州大战的时候,南京就有让宁乡军移镇贵州,去剿张献忠和李闯余孽的心思。不过。也就说说罢了,如果君侯不同意,谁敢提这事?除非他疯了。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弘光皇帝忌君侯之心。这次索性抛开君侯,另外调动部队北伐,以图恢复。这也就罢了,偏偏因为军费短缺,让钱谦益来借钱。这是他们傻还是当我宁乡军傻?
可气的时候,这个钱谦益竟然如此卖力,为了借钱,连脸面都不要了,他究竟在图什么呀?
“我这究竟是在图什么呀?”其实钱谦益自己心中清楚得很:“权位,以及在天子驾前的宠信。老夫早已经同东林决裂,名声又不好,马阮二人日思夜想都要赶老夫出阁。之所以能坚持的现在,全靠理财手段,可这也太不稳当了。要想将这官儿当下去,必须获得皇帝才信任。还有什么是比皇帝更大的靠山?”
这是这个时代,也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或者说所有人的固定思维模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军阀和天子,换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这就是法统,至少在江南明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朱姓一家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钱谦益今日所为,其实是弘光的意思。
见他不说话,余祥摇头叹息一声:“罢了,罢了,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了,我个人表示可以理解。至于君侯怎么想,就不是在下可以置喙的。牧老,你我认识多年,究其私交而言,在下一直拿你当值得尊敬的长者看待。借款一事,只怕是不成的,阁老还是另外想法子吧!”
钱谦益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老夫就这么去回话。至于另外的法子,我是想不出来的,谁行谁上。”说出这句话,他倒是变得轻松起来。反正大概意思已经说尽了,孙太初啊孙太初,不是我老钱不够意思,实在是皇帝要抛开你另外扶植一股力量,老夫也是无法可想。
余祥:“最后问一句,牧老,真的是镇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