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天子
孙元回京城已经有几天了,可职责在身,虽然距离不远,可一直没有机会去见她们。现在总算将阅兵式这一关熬过去,正要去刘宇亮那里一家团聚,却被皇帝留到这里。
一等就是一下午,当真是难熬。
孙元直站得浑身不得劲,他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折腾自己。
正不耐烦中,突然听外面一阵脚步声,然后就有一个男子的声音说:“忙了一日,朕腹中饥饿,准备些饭菜送过来,朕先和孙卿说说话儿
。”
“是,万岁爷。”
听到这话,孙元精神一振,不用想,就知道是崇祯皇帝回来了。这皇帝也当得够累的,上午阅兵,下午参加祭祀太庙仪式,一折腾就是整整一天。
他在殿中立了一个下午,光顾着累,却没想好等下见了崇祯该说什么话。现在见皇帝来了,猛地醒过来,内心中竟然有些惶惑了。
外面的话音落下,就看到一个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跟着他进来的几个太监随手将殿门给关上,眼前顿时昏暗下来。
这个时候,孙元也顾不得乱七八糟的想法,忙叫了一声:“臣,孙元,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想要跪下去磕头,却有些不愿意。毕竟自己骨子里是一个现代人,除了母亲,再叫他去给别人磕头,心理上难免有些抗拒。
一时间,跪又不是,站也不是,只躬着身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在崇祯皇帝轻轻一笑:“平身吧,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无敌的孙大将军。”刚才孙元局促的表现一丝不拉地落到崇祯皇帝眼里,心中却是一阵好笑。
实际上,明朝官员并没有见官见皇帝就磕头的习惯,内阁阁老,六部部堂见驾的时候也大多侍立在前,喊一声“陛下”了事。有明一朝,君权都受到了文官体系的极大制约。所谓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并非朱家人一所有,士大夫于天子共治天下才是主流社会价值。很多时候,皇帝只作为一个仲裁者的角色而存在,类似于后世的宪法。
至于后世见了皇帝,磕头如捣蒜,那是我大清的特产。君臣说穿了不过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已经部门经理的关系,我大清的政治粗暴简单,直接是主子和奴隶。
见孙元如此谦恭,崇祯皇帝一乐,心中想:果然是个武夫,却是一点礼仪也不懂。不过,军汉不都如此吗?
听到皇帝让自己平身,孙元如释重负,立即麻利地他抬起头来端详起历史名人崇祯。作为一个现代人,能够如此近距离的看着一个历史名人,还是一件很让人激动的事情。
崇祯这人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有人说他是一个昏君,否则大明朝也不会败在他手头;有人说他是一个明君,单就勤政这一条看来,大约只有累死的雍正可以与之相比
。明朝之亡,不过是他运气不好,正好碰到小冰河期,北方遇到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