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第 229 章
拿回了保证金,又做了不少单生意,山西这边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对这次的晋交会满意的不行,分别与湘云寒喧了两句便跟着湘云离开子同胜钱庄。
湘云将人再次带回会场,说了一回她准备在西安再开一次陕交会。时间未定,希望诸位介时也能捧个人场。
有了这次的良好合作,众人也多少期待下一次,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答应赴约后,湘云便又以女子身份不便宴请为由,连散伙饭都没请的就将这些商人送走了。
L
与酒楼这边结清了帐,湘云便带着人回客栈了。
湘云将师宣叫了过来,先算了一回这批货的成本,又算了一回租用酒楼的费用,雇佣镖局的费用等等,最后再算了一回收到的各家入场费,韩老板违约赔偿金这两笔收入。
赔了。
这么看是赔了,但湘云心中有数,所以心情很好的对师宣说道∶“我还有一批货,由另一批人护送入陕,那批货的成本很低,细算下来还是挣钱的。”
是呀,五千坛陈醋,三千坛汾酒和两千坛竹叶青,以及林林总总将近五万斤的各样特产,才只花了五千两,说是白捡的都不为过嘛。
不过说起这批货,除了五千两银票外,还有一千两银子的演出费,五百两包装费,但细细算下来,也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湘云的商队又多等了两日,明面上是等最近一个适宜出行的日子,实际上是在等韩家的商队。
多等的这两日,湘云也没闲着,她见街上有处临街的二层酒楼往外售,问了一回价钱便买了下来。
之后让粉刷匠将两层楼都粉刷两遍,让人将早前从会场那里拆下来的板子做成数个书架靠墙摆在里面,又花了一大笔钱在书肆里定了一批书,最后大张其鼓的将这间湘云自掏腰包弄的公共图书馆捐给了当地。
云州有书院,湘云没亲自出面而是让师宣去书院进行简单沟通。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无偿开放,但湘云希望他们书院安排书生过来值班。
与此同时,湘云还通过伢行在云州城外买了一百亩良田捐给云州城内的养生堂。
哦,地契房契什么的湘云都没捐。简单的说,他们有使用权却没有买卖权。
至于这笔做好事的钱出自哪里…自然是某位韩姓商人了。
湘云没缺过银子,也从不将银子看得有多重。虽然那笔韩氏赞助费还没有入帐,但湘云已经提前消费了。
十十
这一日,湘云带着人出西城门往西走,韩家的商队带着人出东城门往东走。
湘云这边全都配的马车和马匹,没叫人跟着马车用脚丫子赶路,原本速度应该会快一些的,但湘云却没叫人全速前进,过了午时便在最近的小镇歇脚了。
伙计们没什么想法,师宣到是有些着急,心忖这种速度猴年马月才能到西安。但见湘云不急,也只能自我开解了。
是夜,湘云悄悄起身,运转异能出了客栈,之后在客栈不远处放出早前收进空间里的马,骑着马一路穿过云州,追着韩家商队而去。
韩家车队的货比湘云那边的货多多了,加之他也没给伙计家卫护卫配马,速度自然上不来。
为了赶路又错过宿头,如今都在一处破庙里歇脚。
说真的,若不是堵着一口气在,黑灯下火的,湘云都未必会追过来。
哪怕今天是个满月,可对湘云来说这一路…也真的太黑了。
一路追过来,湘云在远远看到火光后便施展了异能,让商家车队的人进入睡眠状态。
确定所有人都睡着了,湘云也没摘下脸上戴着的花脸面具。
这是今年元宵节时在灯会上买的面具,白色小狐狸的,特别可爱,这次出门前湘云特意放在空间里的。
湘云先在破庙外将所有的货,马车和马匹都收进空间,然后才走进破庙将她早前请来的托儿用异能叫醒。
两人先是因为面具而吓了一跳,随即接过湘云丢过去的银票才反应过来现在是什么情况。
湘云压着声音说道∶“给你们留了两匹马,现在离开吧。”
二人又看了一眼手里的银票,对湘云抱了抱拳,不敢稍做停留的离开了。
等那二人离开,湘云才走到韩老板跟前。
伸脚踢了踢这位坑她的混蛋。
敢坑她,还敢跟她说些不三不四不干净的话。
哼,看本姑娘坑不死你。
江湖上有个反朝廷组织叫红莲会。湘云拿出早前就写的感谢信放到韩老板怀里。
''感谢韩老板多年不弃,大力支助。''
将感谢信丢给韩老板,湘云便出了破庙往回赶,走出差不多两里地的时候,湘云又勒马回望。用异能给韩老板等人来子个叫醒服务。
本来是不想叫的。
但湘云担心野外不安全,再叫野兽将他们叼走了。
这次,湘云不光收了所有的货,还将装货的车和拉车的马都收了,不知情的人看了都以为那些货是被人驾着马车带走的,如此也算稍微做了下掩护。
湘云回去的时候速度比来时还要快。一是赶时间,二是害怕。
因土路极脏,湘云回到客栈时,头上脸上都是土,于是湘云先用异能洗了个澡,这才睡下。
转天,湘云并没有睡到日上三竿,而是听到客栈的喧沸声便起来了。小镇没什么可逛的,主要是昨天下午已经逛完了。所以早上起来,用过早饭结了帐一行人离继续朝着西安的方向行去。
(
另一边,半夜丢了货的韩老板发现他认的两个兄弟也不见了,双手一拍大腿。
糟了,上当了。
看着那张感谢信,韩老板又惊又气,想要收起来又怕叫人看见。想要毁掉,又怕没证据。
你说说,你若是只说‘大力支持’,他还能报个官。可偏偏还要多写句‘多年不弃’,这话连在一起,还以为他支持了反贼许多年,现在是起了内讧呢。
有嘴都说不清呐。
想到自己这回赔了多少,韩老板又急又气的给了自己两耳光。
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可也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没个三五年别想缓过来。
当然了,这个三五年的算法是按他以前的生意收入来算的。若是算上湘云替他送给各大商贾的样品而造成的生意流失,收入大幅度缩水…这个三五年多少有些保守了。
他到底是怎么鬼迷心窍的就入了瓮呢
琢磨了一夜,韩老板也没琢磨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像是那二人拍出五千两银票的时候,他就不怀疑了。
好像是听到那二人说,纵使这批货进不了内务府,也能在京城里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