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权利的吸引力(四)
孙淡和6炳这种低品级的和皇帝有特殊关系的人有写密折的权力,乃是特例。
按照规矩。四品官员的奏折在写毕之后需要交给部堂的给事中审核,然后给锦衣卫和东厂在部中坐班的人员审核,才交给内阁。当然,这道手续也就是走走形式。可像张媳这种是四品的官员写的折子,这一道关卡无论如何是过不去的。
孙淡笑道:“张年兄,既然部堂这里交不上去,你不可以直接去大内呈到陛下乖里吗?”
张媳悚然而惊:“直接去皇宫?”
“对,直接去闯宫。”孙淡肯定地点了点头:“就看张兄愿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了?”
张媳的身体直直地站在那里,半天也没有动。
闯宫可是重罪,一个不好,只怕会锦衣卫直接庭杖致死。就算没被打死,也会被革除功名,这个官也做不成了。
张媳的顾虑孙淡也能理解,他也不着急。
就像一个魔鬼一样,孙淡一步一步诱惑着张媳。他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秉用,我也不逼你。要不这样。这份奏折我念,你写。你若觉得值得冒这个险,就交上去,至于如何交,也由得你。你若不能交,可立即撕掉。今日就当孙淡没来过这里,日后,张兄是死是活,也与孙淡没有任何关系。你看这样可好。”
张媳还是木木地站在那里。
孙淡有喊了一声:“秉拜”
“啊!”张媳这才回过神爪。则浅地走到案前。提起笔!“什么?”
孙淡轻笑:“秉用你可听真了,我马上念。”说完,他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朗声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陛下嗣登大宝,即议追尊圣考以正其号,奉迎圣母以致其养,诚大孝也。廷议执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谓为人后寺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
张瑰先还机械地提着笔随着孙淡的话一字一句写着,他虽然神情恍惚,可一拿起笔却清醒过来,字也写得端庄工整。可刚听到这里。他笔一歪。却在纸上杵了一个黑点,字迹也潦草起来。
“其为人后着为之子。”张媳失惊地叫出声来,孙淡在他身后看得明白,只见张媳的脖子后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有几根头竖了起来。
张媳突然用极快的度转过身来,狠狠地盯着孙淡,两个瞳孔中闪着寒光。就像里面藏了两把刀子:“皇考,你是想让我议大礼?。
孙淡也不同他说话,继续念道:,“《记》曰:“礼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汉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预立为嗣,养之宫中,其为人后之义甚明。故师丹、司马光之论行于彼三时则可。今武宗无嗣,大臣遵祖,以陛下伦序当立而迎立之。遗诏直曰“兴献王长子”未尝著为人后之义
张瑰张大嘴巴,想叫,却怎么也叫不出声来。
孙淡停了一下,好象有些不高兴:“秉用是不想写还是”你若要写。再这么呆,可记不住我刚才所说的了。要不,我再念一遍。”
张媳:,“过耳不忘乃是读书人应有的本事,静远不用担心,我都记住了。”话刚一说出口,那声音却异常沙哑。
索性也不再说话,张隐提起笔将孙淡刚才所说的那段话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字迹依旧工整,但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从头到尾,张隐的手都在颤个不停。
“这奏折,这奏折分明就是替皇帝找到给他父亲正名的理由。可是”孙淡为什么不自己写,,对,如果这份奏折往上一递,无论是谁,都会站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这事情,我张媳做得吗?”张媳心中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