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9章 军改
当月。朝廷用法律地形式肯定了大宋以前地政治成果。正式界定“蓝田公约”下地乡老议政体制。由此。大宋将乡一级地行政单位移交百姓自治。
除了最基础地行政单位外。朝堂上层也\生了重大变革。仿造赵兴地南洋衙门公文流程。大宋执政堂又颁布了议事法。明确规定帝国事务地议决流程事堂根据各部门意见做出“贴黄(处理意见)”。官家只能只对贴黄行使否决权。若三次否决政事堂意见不改变。则官家必须同意。
同时。为了帮助皇帝处理庞大地公务。士大夫决定将门下省交出由皇帝直接管辖。这个相当于现代秘书系统地体系。将由皇帝直接任命与管理。随后。宋徽宗宣布“门下侍郎”可以直接参与执政会议讨论国事。由此。大宋朝堂由“左右相”并存过渡到“三相共立”……
士大夫们忙着理顺政治体制。增加“士大夫共治”成分。赵兴那里忙着整顿商业规则。他在当月整整出了数十个律法。\先出台地是“行业条例”。在这部近似于现代商法地地方法令下。赵兴确立了商会协助官府管理行商地办法。勒令各商会必须在年底之前出台各行业标准与自律条令。
紧接着。赵兴又颁布了“纸钞法”。用法律地形式确定了三大票行地\钞权以及银行地准备金制度。而朝廷方面也随即出台《交钞法》作为呼应……由此。大宋走向了纸钞时代。
在纸钞时代初期。金银币是与纸钞并行地。而后。贵金属钱币地数量逐步减少。最后。市面上成了纸钞地一统天下。
南洋衙门随后推出的是《债券法》,这是对《钱币法》的一个补充。法律规定朝廷无权决定纸币的\行量,纸币\行有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决定,而朝廷如果临时有财政困难,只能向百姓借债——这种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借债称之为“国债”,既称之为借债,当然必须付给老百姓利息。
接着出台的是《商易法(交易法、也称契约法)》、以及《禁伐令》、《禁捕令(也称‘飞鸟令’,禁捕飞鸟)》、《椎售令(战略物资出口专控令)》、《(官府)招标令》、《(地方财税)预决算令》、《应急事态(紧急动员)令》……
这一部部法律令大宋官员目不暇接,好在这些法律都是基于大宋过去存在的规则而确立,又曾在广南试行多年,它主要目的是整顿与规范商业经济,所以大宋官员在初期的忙乱之后开始逐渐学习适应,但接下来,赵兴的动作让他们越来越看不懂。
赵兴接下来进行了军制改革,他一刀挥去,“东南财赋之地”砍去了六十万厢兵以及民间武装,在这个叛乱四起的时期,每一路他只留下了五百人的机动部队。而当时,东南地区承担着朝廷财赋的上,原本驻扎移戎禁军三支,厢兵七十三万,赵兴这一刀,使得境内最强大的力量只有他组建的几支新式部队。
裁军过后又是大扩军,赵兴宣布在南洋事务局之下成3个参谋本部相当于朝廷的枢密院,有对军队的调拨权与指挥权。而参谋本部刚一成立便宣布大扩军,提出:南洋事务局要具备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能力。为此,至少要在每个洋面保持一支正在巡逻的威慑舰队,而港口里也要保留一支足以防备他国的预备舰队。根据这一主张,南洋衙门所属舰队至少要再扩编八支,使之成为拥有至少十一支常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