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2章 畅想当侠客的孩子
章也爽快,马上回答:“既如此,就以战功封赏张田。调张田回京入枢密院。另外,赵离人配合之功也要封赏。荫其长,责令其将长送入京城国监,读上学。”
章这一提意,实际上隐含地意思是让赵兴送为质。
原本章无需赵兴送为质,因为赵兴的正妻程阿珠一直待在杭州,带一男一女两孩看门杭州立户。但在大理战事前夕,程阿珠带着孩去了广州。名义上是孩大了,需要他父亲亲自启蒙。不过一来,赵兴的全部势力都退缩回了广州,除了留下一部分黄州程族势力外,现在地赵兴似乎全力谋求在南方发展。
这些年来,章一直念念不忘杀苏轼,他想尽名目,使用种种手段,但赵兴在广州兵来将挡,将他的种种煞手一一化解,章最后派董必过去当察访使,没想到董必抵达广南不久,也开始敷衍了是,总用一些不痛不痒的汇报来应付朝廷。章感觉到赵兴越来越有脱离掌控的迹象,所以他才想着把赵兴的长捏在手心,以便让赵兴能够投鼠忌器……
可章不知道,此时,赵兴地两个孩正站在广州转运司衙门接受赵兴的聆讯,在场的除了赵兴外,还有他的四位师兄,此外还有一名不该出现在广州的人----苏轼。
苏轼捋着胡,闭目沉思的,许久才睁开眼睛,说:“既然这样,大地那个不如叫做赵风,字枢。小的嘛,就叫赵海,字廉。二就称赵云(陈伊伊所生),字远图----他不是要留在金兰吗,就叫远图。”
陈伊伊所生地赵云现在还在金兰,由陈伊伊陪着抚慰当地百姓。
赵兴一边笑呵呵的答应着,一边向两个孩叮咛:“从今天起,你们算是正式加冠启蒙了,古人20岁加冠,我这里给你们提早加冠,还不快谢谢师公给你们起的名字。”
古人的规矩是,孩上学前起的名字都是ru名,等到孩正式入学的时候,则由家中长辈给起一个正式的名字。赵兴的大儿今年6岁,恰好是上学的年纪,至于最小地儿不过4岁,还是个顽皮地童。赵兴这次把他也算上,让他一并跟兄长上学,主要是因为他府中现在的师资力量变态地雄厚。
能不雄厚么。苏东坡是谁,一代文宗。他座下的四大弟个个不凡,这五人凑在一起可不容易,让这五人联袂教导孩,满大宋唯有赵兴一人能做到。这样教出的孩,一定比李清照那小妞更聪明灵慧。
三孩当中。赵风让他母亲程阿珠教导的板板正正,少年老成。他老老实实的向苏轼叩头拜师,而后又从黄庭坚开始,依次磕下头去。赵兴望着这位拘谨的小孩,心里一声叹息---我地孩居然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宋人了,他现在脑筋拘谨的,恐怕没有我半分的灵动,是我改变了这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改变了我?
小儿赵海走上前来,精灵古怪的冲这五位老师磕头,赵兴看见小儿的背影。忍不住叹息一声:“幸好还有小海,伊伊生的这个孩倒是继承了我俩的聪明,但愿他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出自己的精彩。”
行完拜师礼。赵兴一指小儿赵海,向苏轼恳求:“老师,这次你陪小海回金兰,伊伊在那里,老师也去散散心。等明年五月我再接你回来。”
苏轼皱了一下眉头。问:“离人,我离开海南,已是坏了朝廷规矩,再去了域外,恐怕……朝廷那里不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