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弊主 > 第721章 大清银元

第721章 大清银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荷兰大马钱明末清初就开始流入东南沿海地区,因其含银量高,个大,而广受欢迎,同时在东南沿海一带流通颇广的还有西班牙元,至于其他流通数量不大的洋银林林总总尚有十数种之多。

不待贞武再问,郑世昌便接着道:“荷兰大马剑库平八钱六分,九四的成sè,大清新铸银币库平七钱二分,银九铜一,重量,成sè均不及荷兰大马剑,倒是与西班牙元相差不大,西班牙元库平七钱三分,九三的成sè。”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略微差一筹,正符合‘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便于大清的银元统一市场,略一沉吟,他便道:“既是相差无几,倒也无妨,着大量铸造普及市场,明年开始,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均以元、角为计量标准。”

听的这话,郑世昌不由大喜过望,如此一来,银元的推广普及速度必然大为加快,铸造银元的利润可不是小数,铸造一百块银元,就有五两的利,大清的银元数量至少要数以亿计,仅此一项,就是上千万的利润。

贞武瞥了他一眼,见他满脸喜sè,已是猜到他的想法,当下便缓缓说道:“铸造银元,并非是为了牟利,朕久在江南,对东南沿海情形知之甚详,欧洲银元成sè并不及官银,却较官银更受欢迎,个中缘由,‘四大恒’对应该很清楚吧?”

作为分号遍夭下的银号票号‘四大恒’的掌柜,郑世昌对大清白银的流通情形自然了如指掌,自明中期以来,白银虽然被正式确定为法定货币,但是却有三大弊端,即各地的银锭成sè良莠不齐,重量易有出入,不便于流通,特别是在旅途或异地贸易中,极为麻烦,这也是造成各地银号钱庄繁荣的原因,‘四大恒’的银票兑换业务之所以大受欢迎,亦可说拜此弊端所赐。

举例说,若是一位山西商入,带现银去上海做生意,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现银的异地兑换,朝廷在各地设有银锭专门的鉴定机构——公估局,即从重量和成sè上判定银锭是否符合规范,这亦是商入口中的“批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