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公示
一众旗主和王公大臣心里都是腹诽不已,却也大感无奈,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三朝上百年的不断打压削弱,如今的各旗旗主权利早已大副缩水,已经无力与皇权抗争。
为了稳定住旗民的情绪,一众旗主只得一边安排人下去挑选合格的旗民,一边静静的等候着太子的消息,若是允许各旗派人去天津管理各旗的旗务,他们还必须得领太子这个人情,若是不允许呢?他们又该如何?逼急了也只有联手抵制这一条路了。
胤祯之所以要一早就将这些情况以告示的形式公告出来,心里确实是没把握说服康熙不打这几万旗民的主意,所以只好先让旗民知道真相,争取民心,这样,即便康熙不同意,他也能挑动旗民与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争斗,稳立于不败之地。
*朝廷挑选旗民进入天津军工作坊的消息很快就由内城传到了外城,立时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历来处处高人一等,享受着种种特权的旗人竟然进入作坊做工匠,这实在是有悖于常理之事。
对军工作坊的工匠的进行分级,并且还配以如此高的工钱,更是闻所未闻之事,而且更为可虑的是,军工作坊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如此一带头,会否带动所有的官办作坊,进而影响到私人作坊?其他行业会否被冲击,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与军工作坊息息相关的制铁业、造船业、铸造业等行业必然会大受影响,这些行业的工匠待遇必然要水涨船高,否则就留不住人。
朝廷此举,不论是意还是无意,都在无形中抬高了工匠的地位,做工匠既有面子又有那么高的工钱,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转行。
士农工商各阶层虽然对朝廷此举大为关注,但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还是士子,喜欢杂学、对杂学有研究的就不用说了,一些对科举感到灰心的士子也是大为动心,一年数十两,上百两的银子收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