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
科学技术也好,社会制度也罢,很多实践哪怕失败的,也是有意义的,至少这些实践指出了什么样的道路是错误的,可以避免后来者重蹈覆辙。
那么,为了促进医学的发展,记录并广而告之曾经的错误理论和经验,就十分有必要了。
壬辰,翰林侍读韩保升加银青光禄大夫,晋翰林学士,封临津县男,判光禄少卿,主持编纂《药典》和《医典》。
而他之前所上新本草,被赵德昭命名为《建隆本草》。
或许,数十年后,这一版本草会被人称为“韩氏本草“,所谓青史留名,便是如此了。
而本草编纂组的成员,基本都有封赏。
只可惜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纯粹的医生,而不是韩保升这般兼修儒医得以通过科举入官,只升了官阶而无实职。
正巧周山书院医学院缺人,顺势招揽其中精通医药者兼任书院教职,也算给他们提供了另一条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
十月底,各地将校陆续抵京。
同时,天子诏令礼部、太常商讨年号。
年号要到新年才昭告天下,但是十一月就得定下。
毕竟制作日历需要时间,而且中枢还准备铸造一批年号钱,也得提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