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
张贤笑着朝那学生点点头,正要继续往前走,又听到有人喊:“张师兄,是山长又要来讲课了么?”
见四周学生似乎都被吸引过来,张贤眉头一皱即松,随即站到路边朗声道:“诸位师弟,山长今日下午将在真理堂讲课,讲述‘亲民官的有为与无为’,感兴趣的可以去听一听!”
应和的声音此起彼伏,同时又有声音喊道:
“张师兄,上次山长说的那个‘纳夷狄入华夏之策’我有不同意见,希望可以同师兄讨论一下!”
“张师兄能否建议山长讲一讲‘专利诏’?”
“不知道张师兄怎么看最近关于银票的争论?”
“张师兄……”
谨言慎行是张贤的行为准则,没有得到山长的示意,这些问题他全都打太极对付过去,然后借口山长吩咐要赶紧去办,这才从师弟们的围攻中逃离出来。
坐进阁楼里,他一边注水研墨,一边平息心情。
浓淡适宜的墨汁备好,拿过一张大的布告纸铺在桌上,四角用镇纸压好,稍稍闭目沉思,挥笔写下讲课通知。
他这字圆润厚重,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稳妥”的感觉。
由字及人,他也想让别人一看到他就认为他可以信任。
写完通知,把笔洗干净,残余的墨汁倒掉,通知摊在桌上晾干,他坐到椅子上翻看报纸。
《周山日报》是周山书院内部发行的报纸,只在书院里的书店售卖,张贤每日在枢密院办差,想看这份报纸十分困难。
今日的头版头条是《我军收复绥州》,一句话新闻,然后底下是对朝廷的赞颂,对前线将士的夸赞。
也就是这个时候没有记者,如果有战地记者,没准还会分一个甚至两个版面来介绍战场上涌现的英雄事迹。
张贤扫了一眼,便不再关心,翻到第二版,角落里有目录,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第四版有关于税制的讨论。
翻过去,原来是书院一位教授和学生讨论的记录,学生整理下来征得教授同意后投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