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
其实,这个道理,绝大多数官吏心里都知道,也有不少人认同。
但是,不得不说,“从道德上否定敌人肯定自己”,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斗倒批臭,斗倒批臭。
你不把斗倒的敌人批臭,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正义『性』与正确『性』?
你不把斗倒的敌人批臭,岂不是还要防着敌人东山再起?
失败者不需要好名声,胜利者不可能有缺点。
然而,陈佑认为这样的模式很可能会演变成党争。
比如欧阳修扒灰这件公案,没办法从政事上攻击他,便从私生活上来攻击。真假已经无所谓了,百姓总是喜欢传播桃『色』消息,事情传开,即便你问心无愧,还有脸留在原位?
而像林祚大被『逼』在大会上写纸条证明叶静宜是处女,联邦**官提名人被告『性』侵不得不公开自己的『性』经历。
无论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无论最后会达到什么结果,为得都是从道德上打击对手,古今中外皆然。
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对人不对事之后,就可以称为党争了。
校长后来的对手多是自己以前的学生,陈佑不觉得自己就能让所有学生忠心不二。
为了避免以后同自己的学生陷入党争,那就一开始养成对事不对人的习惯。
当陈佑宣布下课之后,真理堂里的气氛十分沉闷,所有人都在思考,陈佑所说的,究竟有没有道理。
而陈佑自己也在反思,有没有漏洞,如果有人攻击,要怎么补救。
没有人闲聊,一群人沉默地走出真理堂,各自散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盗国》,微信关注“或者”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