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铸清华 > 分节阅读 709

分节阅读 70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了王师傅和翁师傅的课,”皇帝说道,“受益匪浅。”

“那就好,有收获,这课就不白上,不过你应该是知道,”慈禧太后把手肘靠在了边上的靠垫,“我对着翁同龢不算是太欣赏,他不是搞洋务的人,为何,我要连续让英宗皇帝,和皇帝你,都接受他的教导?”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以回答,若是皇太后不喜欢的人选,却把这些人选放在皇帝的身边,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这第一个似乎有祸害皇帝的感觉,若是现在的光绪皇帝,大约还可以说因为非亲生故此刻意不安排皇帝接受好的教育,但是英宗皇帝的师傅,也有翁同龢在里头,这又是如何解释呢?难道是皇太后并不以为翁同龢不合适?但是明明,刚才就说的很清楚,“不欣赏”。

“儿子以为,”皇帝斟酌的说道,“翁师傅的学识道德文章,是海内翘楚,亲爸爸大约是看重翁师傅这一点的。”

“不错,”慈禧太后赞许的点了点头,“你能想到这一点就是极好,办洋务,并不是说咱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就不需要学习,在我看来,道德境界里面,咱们的礼义廉耻比洋人是高明多了,翁同龢虽然不喜欢洋务,但是他干涉的不算多,也不乱起哄,所建言之事,多也是直中要害,不算无的放矢,所以,他是一个合格的反对党。”

“反对党?”光绪皇帝有些不懂这个词。

“是,就是指朝中不是执政的力量,而对于执政的,在我国,就是军机处的一些政策采取抨击批评的不认可态度,这样的态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可以起到监督施政的作用,所以,翁同龢这一点做的很到位,他自己也明白,在朝中的位置。”

“扯远了,还是说为何让他当着你的师傅吧,你说的不错,就是看重了他的学问文章,他是海内大儒,说是学富五车也不算为过,四书五经都精通,诗文也通,而且这字写的最好,”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溶入其中。“这是他的长处,你若是能学到他的这个长处,就是没有白学。”

“是。”

“他的立场如何,我不去干涉,”慈禧太后摇摇头,“但是你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师傅的话,不一定对,我的话,也不一定对,都是自己心里要有一个主见的。”

“为政者,需要是利人之长,避人之短,翁同龢,如今看着,办洋务不怎么样,大约将来也不会有什么长进,所以在礼部或者翰林院,这样的位置呆着合适,我有心让他去管教育部,但是外头的人,反应激烈的很,谁都明白,这样一个不支持洋务的人,当教育部尚书,将来那些人培养出来,难不成都会是支持洋务的吗?所以也就罢了,管着翰林院和詹事府,这就足够让人操心的了。”

“所以你说的极是,我只是看中他的学问,他私德如何,海内也是都点头的,这样的人在边上,想必不会把你带歪。”

“是!”皇帝连忙说道,“翁师傅的学问人品儿子是极为钦佩的。”

慈禧太后点点头,“但是我也怕他把你带歪了,所以又让王恺运去给你授课,他当然算不得什么文章大才,所寻求的,说句实话,算不得什么正道,但是为帝王者,不用正道解决问题的时候太多了,咱们娘俩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世宗皇帝多为世人所诟病,最大的原因不就是用血滴子来刺探百官,shā • rén灭口吗?这话外头是不能说的,但是,这个就是事实。”

“阳谋阴谋,从未在朝政之中断过,就是比如我,也干了一些不能上台面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都不会是合法的,更不会是合乎规矩的,但是有时候就要去做,八旗的事儿,我让王恺运去联络宗室重臣,再用名利或者是隐私,收买和威胁,这才把外面的阻力减到了最少。这能说出去吗?那家的王爷喜欢庶母?谁害死了亲哥哥来谋求爵位,还是最喜欢小女孩的某些宗亲?这些人,这些事儿,都不能说出去,或者是不说出去,比说出去更适合。”

十二、小山重叠(二)

慈禧太后的意思是,把这些人打倒,还不如把他们的力量整合起来,作为支持自己的力量,光绪皇帝显然是听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而他正是因为听明白了,所以脸色有些发白,掌灯时分,电灯已经点了起来,灯光当然不会很明亮,所以在光绪皇帝的半张脸上都是阴影,“亲爸爸的意思,儿臣明白了,只是,委实是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如此多的内情。”

“朝政是不会一味的伟光正,高大上的,必然有许多的博弈妥协和争夺,”慈禧太后笑道,“以后你会一一看到的,今日就不必谈这些了。”

光绪皇帝定了定神,“是,有件事儿,儿子要禀告亲爸爸,今个我赐了几盆花给身体欠安的亲贵之家,只是擅自做主,请亲爸爸责罚。”

太后伸出手,摇了摇,“这样的小事,还和我说什么,你自己做主就是了,亲贵之家,赐一些花算不得什么,要紧的是体面,咱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体面,你这样把花赐出去,得了花的人,心里最是高兴,脸上有光彩,对你自然也会感恩戴德的了。做的很好,特别是你七叔家里,”慈禧太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也赐花了吗?我听说婉贞的身体也不舒坦。”

光绪皇帝摇摇头,“还没有赐给醇亲王府,要等着亲爸爸的懿旨。”

“这是做什么,一个人若是不忘本,那就是最大的为人处世之道,”慈禧太后摇摇头说道,“正常的事儿,就正常的办,何须避讳着什么,你入宫之后,我就一直让皇帝你叫我亲爸爸,这里头什么缘故,你长大了之后,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你了,你就知道我的苦心,家里的长辈,你一样的孝顺就是了,何必忧谗畏讥?你赐了花给亲贵大臣,反而偏偏忘了醇亲王府,叫外头的人知道了这事儿,反而说你太过于忌讳,失了礼数。W”

慈禧太后温和的说道,皇帝也想到昔日太后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心里突然冒出了一阵暖意,他感动的说道,“是,亲爸爸为儿子想的周全,儿子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只希望将来可以伺候好亲爸爸,让亲爸爸好好荣养。”

“你是个乖孩子,”慈禧太后点点头,“明个就赐一些花出去,人在病中,看些娇艳的花儿草儿的,心情愉悦了,对身体康复有好处,御药房找几个补药出来,再派太医去,看一看福晋的病情,都用你的旨意去,”太后笑道,“我就不管了。”

“是,”皇帝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