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铸清华 > 分节阅读 695

分节阅读 69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你有什么人合适?说出来大家伙参详参详。”

孙毓文假意说着礼亲王在前,自己不敢举荐什么人,又被额勒和布说了几句,“您这么说,自然是有人选的,痛快着说出来就是了。”

这里面的几个人,都是在甲申易枢那一日一起进军机的,所以算不上有什么前辈后辈的区别,除了礼亲王在御前最早得知要入军机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同时进的,所以没什么先来后到,额勒和布也不和孙毓文客气,孙毓文笑了一笑,说了一句,“李鸿章进京了,王爷,您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崇文门外,车水马龙,一架青色油布的西洋马车慢慢的驶来,边上站着两个仆人,未见任何其余的侍从,看上去有些寒酸,但马车的装饰和仆人的衣服都是崭新的,崇文门这里原本是税关,历史悠久,和珅昔日就在这里当过差,如今也有个税官儿在把守,仆人把通关的文书拿了上去,原本鼻孔朝天的税官见到了那个文书,连忙把头低了下来,蹭的到了马车边上打千行礼请安,“小的给总督大人请安!”

马车的拉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车厢内出现了一个清瘦的老者,他留着长须,双目如电,不怒自威,只是除了眼神之外,其余的样子看不出来一点是什么总督的身份,“快起来,你又不是我的下官,行这么大的礼做什么,李三,”他吩咐长随,“赏!”

长随塞了一个银币给这个税官,“是,多谢总督大人的赏,您老人家公侯万代呐!您这从商丘赶过来,费了不少日子了吧?”

“罢了,你也别拦住我了,也别盘我的底,”老者微微一笑,捻须摆摆手,“我急着进城,你退下吧!”

商丘是山河总督的驻地,不过自从面前的这位老者担任河南山东总督之后,他常年驻扎青州,青州是什么地方,大家都清楚的。

这一位就是从浙闽转任山河总督五年的李鸿章了,今年刚好到了五年一次述职朝见的时候,所以他从青州出发,北上入京述职,从宣德府一路火车北上,刚到了火车站,坐了马车准备进京,马车关上门,继续往前驶去,李鸿章闭目养神了一会,也不睁开眼,说道,“菊耦,看了这么一路的书了,怎么还不休息一会?”

“不打紧,等会到了住的地方,不就有功夫歇息了?”对面传来了一个沉稳清脆的女声,李鸿章微微一笑,“你的兄长们若是有你一半的好学,只怕是现在清华大学堂都考进了。”

他睁开眼,看着对面的女子,对面的女子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穿着宽大的青色衣裳,头上只带着一支玉钗,脸上也只是薄薄涂了一层胭脂,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听到乃父开口说笑,“兄长们有父亲您这位大靠山,进了清华大学堂也会被人说是靠着关系进的,不进也罢。”

七、出将入相(一)

被称之为“菊耦”的女子俏皮一笑,“兄长们各自都有出息,何必去挤那些千万人选一个的大学堂呢?若是进了,反而外人要说父亲在里面动了什么手脚,还不如按部就班的当差就好。”

李鸿章洒脱一笑,“你爹爹我,就算是要走关系,搞手脚,怎么地,别人还有什么意见唧唧歪歪不成?我李鸿章想要提拔自己的儿子,难道谁还不让不成?真是可笑,”李鸿章的话里霸道十足,“自己人不用,难道把便宜留给外人吗?忧谗畏讥,可是要不得的哦。”

原来这是李鸿章的女儿,菊耦放下书本,“您呀就是嘴硬,若是您不忧谗畏讥,怎么今个又要巴巴的进京呢。”

李鸿章失笑,“你啊你,人家是看破不说破,你是看破还要说破,真是半点都不给你老父亲面子啊。”

“咱们父女之间还计较这些做什么,”菊耦显然是十分大度,“我就怕父亲您现在满耳朵听的都是好话,这些不中听的话,没人敢说咯,哥哥们胆子小,在您面前是半句不敢提的。”

“是该有个人说说这样的话,只是你父亲我,”李鸿章望着窗外慢慢越过路边场景,不由得看的痴了,几年未曾进京,京师里已经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得李鸿章都有些认不出来了,“这些年听到的闲言碎语,受的弹劾,还有少的时候吗?”

菊耦不再说话了,她看着自己的父亲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落寞之色,一入江湖岁月催,当年三十出头就南下组织团练,一路从布政使、到上海巡抚再到浙闽总督,如今又到了山河总督,这么一下来,小半个中国回转,他也已经到了耳顺之年,想当年鲜衣怒马,如今已经是头发花白了,若是说仕途不顺,这未免太假,李鸿章升官之快,大约在同光两朝,已经是一等一的快了;可若是仕途飞黄腾达,这也是不对,在总督一职上已经当了超过二十年,大约也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担任了这么久的总督之职,而不升任或者是转任其他职务。

当然,这也有李鸿章拒绝之意,之前中枢有意让李鸿章入京接掌兵部尚书一职,但是李鸿章毫无兴趣,因此上折子暗示自己并不想入京为官,故此拖延了下来,他对于六部的首脑并无任何兴趣,若是要入京,必然是要剑指军机处!

何况如今他也有另外的心思,父女两个一时间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安徽会馆”就到了,这里是徽商建造的,沿着猫儿胡同,占了半条街的位置,一溜的马头墙高耸,白墙黑瓦,和京中风格大为不同,菊耦扶着李鸿章下了马车,李鸿章抬起了头,看了看牌匾,这个牌匾上的四个字,就是李鸿章所题,昔日他是安徽人之中一等一的人杰,而如今也有别人起来了,门口已经站着不少人在候着李鸿章,见到他下了马车,连忙行礼请安,李鸿章倒也不摆架子,笑眯眯的点点头,和几个相熟的人说了会闲话,这才慢慢缓步进了会馆,在车上还是矫健很的样子,到了下面,在众人面前,倒是显得十分苍老,饶是有女儿菊耦扶着,还是走的极慢,好不容易到了花厅,坐了下来还喘着粗气,“老咯,不中用了,这一次入京,我倒是觉得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

乞骸骨就是要告老还乡的意思了,一个礼部的主事笑道,“老大人如今才多少岁年纪?本朝的重臣们,哪一位不到了七老八十才致仕呢?西圣是多倚重老大人,总是要让老大人劳累二十年,才肯放您回家休息呢。”

李鸿章微微一笑,也不否认,自觉有资格进来陪的都是安徽籍上的了台面的一些官员,当然品级也不会太高,说不上什么贴心的话,李鸿章不摆架子,脸色从容淡定,说了一句话,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交好之声,几个相陪的官员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是李鸿章的亲随悄然溜了出去,不一会进来禀告,“是后天的花园里头今日叫了四喜班唱堂会,说是给老爷接风洗尘的。”

长随的脸上神色有些古怪,李鸿章挑了挑眉,“怎么招待老乡都这么客气作甚?我虽然在外地做官,可到底是安徽人,是哪一位办的?老夫倒是去谢一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