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铸清华 > 分节阅读 414

分节阅读 41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翁同龢说道,“高伯足是皇太后的人。”

皇太后撤帘归政,可谁也不敢忽视于她,“是皇太后的人,但是也没有什么亲信几年之内没有升迁的道理,”李慈铭笑道,“当个报纸的提调官有什么前景?之前倒也是罢了,当着太后的北门学士,出谋划策,但是太后撤帘归政了,不能面见外臣,那这提调官也没什么意思了。王恺运在广西为官当得风生水起,吏部几年的考核都是卓异,只要还有为官之心的,必然是等的来不及了。”

“可太后当年掌握天下大权,都未见安排高伯足,”翁同龢说道,“可见,这其中必有什么缘由,或者高伯足不肯,或是太后不愿。”

“可既然是如此,老大人为何不试一试呢?”李慈铭笑道,“若是能移走高伯足,自然是最好,若是移不走,老大人保举皇太后的人,皇上不会不高兴的。”

“皇上?”翁同龢苦笑,“皇上自然是高兴的。”

“是啊,皇上高兴,自然就好办事,”李慈铭看了看自己椅子边的一叠报纸,随意翻看了一番,“言论之喉舌,若是掌握在正人手中,必然是澄清玉宇之利器。”

“那莼客你的意思?是如今就上折子呢?还是等着大胜归来再上?”

“学生以为如今趁着大家伙的注意力在北边,赶紧发动才好,”李慈铭放下了报纸,“看看风声如何?先动起来总不会错。”

翁同龢捻须笑道,“高伯足昔日号称肃门六子,海内名客,可较之莼客,实在是不配,若是将来若有进展,莼客可有意此位置乎?”

“老大人说笑了,学生还只是举人,未曾入仕,如何能担此重任?”李慈铭笑道,“高伯足虽然一直没挪窝,可品级已经有了五品,将来若是升迁,谁都明白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只怕是四品大员主管此事,都算的上是勉为其难,要学生的意思,排个侍郎或者是翰林院掌院士都尽可使得了。焉能轮得到学生呢?”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翁同龢安慰说道,“咸丰以来,国朝升迁为官者从未以论资排辈而主流,有军功升任督抚乃是大学士军机大臣者,有兴办洋务一跃成红顶戴者,也有从包衣奴才升任大进军封爵封伯的,就看高伯足,只不过是肃顺余孽,亦能有如此重权在手,可见时运之道,实在是令人惊讶。你乃是海内名望,只要中了进士,自然是无所不往之利,平步青云只在反手之间。”

“借老大人吉言了,”李慈铭不置可否,“明年就是春闱了,论理,我倒也不该说这个,只是老大人为何不试一试,当一次主考官??”

“我倒是想,可惜啊,贾帧之后,再无清流人物为主考官了,就是从考官也轮不上。”翁同龢说道,他也十分的担忧,“如此下去,清流必然要凋零啊。”

“老大人请放心,昔日老大人在勤政殿力陈要出兵北海,这事儿谁都瞧见了,皇上不会不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北海大捷,回来有功者必然要厚赏,老大人这时候求一个考官,有什么不可能的?”

翁同龢哈哈一笑,他委实惊叹,李慈铭果然是盛名之下,名不虚传,他清楚的明白自己政斗水平尚可,道德文章自然是不用多说,只是这眼界还十分紧缺,皇帝到底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他的许多心思,别说是自己,就连李鸿藻也不一定摸的着,所幸如今还有李慈铭,“莼客这双眼睛可真是毒辣啊。你说的有道理,皇上也喜欢说话坦白之人,老夫明说,他倒是有可能成全老夫,成全老夫,亦是成全莼客你啊。”

二十八、返京之前(一)

朱格列夫疲惫得拖着笨重的身子下了马车,东交民巷在德国大使馆边上的一个大院子,就是俄罗斯大使馆,另外一边是美国的花旗银行,本来东交民巷划拨洋人使馆和银行等机构,素来中国人是极少涉足的,可朱格列夫下了马车,随意一看,就看到许多留着辫子的中国人站在大门口,见到朱格列夫下了马车,纷纷大声朝着朱格列夫喊着什么,朱格列夫看着那些愤怒的面容,不用猜,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负责治安的警察们隔开了两堆人,虽然他们的表情上看来,他们十分不乐意做这样的事儿。朱格列夫叹了一口气,无力发火,转过头,对着侍从官说道,“要是他们不拦着,我被他们打了几下,说不定接下去我们还有转机。”

“先生,这次中国人不肯让步吗?”

“是的,我已经退步到了乌兰乌德城以南的土地都归属中国人,但是他们胃口还是很大,坚持要贝尔加湖的全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贝尔加湖只能给中国人一点点,要是全部给他,那就不好了。”

“国内到底是什么意思?”侍从官问,“为什么还不愿意给一个明确的态度?要知道中国人可还是继续在北边继续做小动作。”

“他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朱格列夫微微冷笑,“他们怕输,怕各国觉得输给中国人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像是一头扎进沙漠的鸵鸟,假装东边太平无事,他们可以全力和土耳其争夺黑海,可这样是没有用的,中国人的气焰会越来越嚣张,总理衙门的人已经暗示我,中亚三汗国的归属要一并解决,他们的胃口绝不会只限制在贝加尔湖这里了。所以我还在等国中的意思,准备听从沙皇陛下的吩咐,决定到底要怎么样。”

“我们拖不起了,”朱格列夫手写了一份奏报,“我们必须结束这里的敌对状况,俄罗斯经受不起两边同时开战的压力,国内也一定清楚这一点,就算现在先让给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大不了以后再慢慢算账。”朱格列夫已经准备退却,“国内一直没有派出代表处理这件事,只是让我全权受理,我大约就能猜到,我将来的下场,绝对是要当做替罪羊,”朱格列夫苦笑,“但是我没办法,只好这么一步步走下去了,对了,你去见过总理衙门的那个大臣了吗?”

“见过了,送了三千两的银票,银子他是收下了,”侍从官说道,“但是我还是没有打探出中国人的底线,这些该死的中国官僚。”

“中国人的底线,绝不会是现在那么高,但是也肯定比我说提出的要求高,如果实在不行,”朱格列夫烦躁的划去一段俄文,“乌兰乌德城也只好让给中国人了。但是绝对不可能以现在中国人占领的地方作为边境线,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我之前向您提过的将这些土地设为未定区,类似《尼布楚条约》那样的处理方式,中国人不接受吗?”

“他们接受,但是未定区设在了阿尔泰的牧场,”朱格列夫冷哼道:“他们打了胜仗,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方式的。中国人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在陆地上只有俄罗斯才能给他压力,英国人对他们的海上有压力,但是英国人不想帮我们,他们难道忘了之前我们一起帮助过阿古柏吗?”

“听说中国人准备和英国人平分帕米尔高原,”侍从官说道,“英国人有了实惠,肯定是不会帮助我们了——起码是两不相帮。”

“还有该死的德国和奥国,”朱格列夫说道,“中国人只是去了一趟欧洲,就让我们这样难受,实在是该死。日本帮倒忙,反而给中国人有借口继续要高价,这些猪一样的东西,”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同意日本人帮助的,他后悔不堪,“现在轮到北洋水师逼近我们的东部海域了,我们只能是抗议,波罗的海海军现在要防备和挪威的战争,无法擅动,远东没有深水港可以驻扎。”

“拖不起啊,”朱格列夫摇摇头,“我们拖不起了,需要马上解决!”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