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0
恭亲王应下,有左宗棠主持,想必西北无忧,这也就是为什么左宗棠一直还在西北的缘故。翰林下去准备拟旨明发,皇帝又吩咐,“大久保利通要求和中国互通有无,所以朕已经允诺,方便的时候,让北洋水师去日本访问。”
这也是小事,无关紧要,就连李鸿藻亦是认为日本国无礼,小国居然敢在天朝头上动土,威慑教训之,甚好,众人都应了下来,皇帝觉得浩罕的事儿处置的不漂亮,有些懒洋洋的,对着别的事儿,也是点头应承居多,过了一会,恭亲王又上了一个折子,“这是臣的折子,请皇上过目。”
皇帝接过了折子,见到了开头就皱眉,“六叔为何要辞去议政王的位置?”
“这议政王是天恩浩荡,值垂帘非常之时,才侥幸给了臣这样的称呼,如今皇上已经亲政,臣不能继续居于此位,有碍于权责一统,故请辞之。”
“不准,”皇帝摇摇头,放下了折子,“六叔有大功于朝廷,亦有恩于朕,朕尚且年轻,凡事还需要你多多提点,正是仰仗您的时候,六叔你怎么好请辞呢,如此以来,岂不是寒了朕的心,万万不可!”
皇帝继续说道,“文公的身子一直不好,身上的差事这么多,朕瞧着他脸色差的很,倒不是朕嫌弃了文公,”皇帝诚恳的说道,“昔日曹文襄公亦是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皇额娘甚是后悔,这不是保全忠臣之意,所以我瞧着,军机处再添几个人来帮六叔的忙,也帮文公分担才好,六叔,你觉得怎么样?”
十三、浩罕之乱(四)
听到太后这样发问,德龄想了想,回道:“日本国内是派了一些人去,只是开了几间客栈商铺等,要说发展了什么可靠的人么,那是没有的。”
太后皱眉,“那就多派人去吧,架子搭起来才好干活,日本国近在眼前,不能小觑之,宣礼处办了这么多年,消息是有一些,但是还远远不够,德龄,你要好好谋划一番,怎么样再发展一下,日本国的消息,三日一送给我,等同俄罗斯的消息。”
“是,”德龄应下了,慈禧问:“我这番出洋,京中有什么说法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