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铸清华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妹妹好生休息,本宫过几日再来看你。”杏贞站了起来,又吩咐服侍文妃的宫人要好好照顾文妃,要太医也尽心服侍。转过头,只见片刻之前的文妃又昏睡了过去,心中暗叹一声,却也不多说什么,径直离开了文源阁。

杏贞刚刚绕过了水木明瑟,小夏子就回来禀告,“已经告诉了内务府,估摸着下午就能递牌子进园子了。”

“好,到时候就让他们直接进来便是,彦昌是男眷。不宜在园中过夜,文妃的母亲就让她留在园子里照顾文妃吧,横竖也没几天日子了。”杏贞叹了一口气,又转眼看了看安茜手里浩如烟海般的字典。心里不忍,“御膳房和御药房这些日子就听着文妃殿里吩咐,想吃什么,都快用吧。”

“是。”

。。。。。。

柏俊已经不知道自己呆在刑部的大牢里多少天了,牢笼里面只在侧墙靠近房顶的地方开了一个一寸见方的小气孔,柏俊带着手链脚链。只能侧脸看到那气孔里时而明亮时而漆黑来分辨白天还是黑夜,柏俊虽然还抱着对于能全身而退的希望,可是边上的那些舞弊的同犯们,浦安、李鹤龄受了重刑,眼下奄奄一息,对着自己的命运已经不抱希望了,看着柏俊听到大牢的木门刺啦打开,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期待的眼神,李鹤龄不由得开口讥笑,“我的中堂大人,别看了,不会是别的不相干的人,”李鹤龄眯着眼看到了是送饭菜进来的狱卒,“瞧见了没,是给咱们送饭的,如今咱们到了刑部大牢,哪里能这么出去的,”

李鹤龄还在径自唠叨,那些狱卒也不理会,把几个朱漆的大食盒抬了进来。原本昏迷过去的浦安听到外面的躁动,shen • yin一声醒转过来,浦安看到那些狱卒郑重其事的样子,又看到从那些食盒里面拿出来了以往从来没有的佳肴,比如醉仙楼的醉鸡,熏鱼,还有大三元的四喜丸子,浦安原本散乱的眼神瞬间变得重新凝聚了起来,浦安扑到了栏杆边上,死命地抓住木柱子,眼角变得鲜红起来,大声地对着摆碗筷的狱卒喝着说道:“这是什么饭!这是什么饭!”

径直唠叨的李鹤龄和失望的柏俊都被浦安惊的看了过来,看到了狱卒们的布置,李鹤龄嘴唇剧烈地抖动了起来,柏俊的脸刷的变白了。

为首的狱卒也不动怒,朝着三个人依次打了个千,“好叫三位大人知道,皇上朱批下旨,旨意写的分明,在今日午时三刻让三位大人上路。这不,尚书大人体恤各位大人,给大人们在外头置办好席面,让大人们享用了好上路呢!来人,把大人们的镣铐打开,好好地伺候着!”

“是!”几个狱卒解开了三个人的镣铐,把三个人半拉半推地扶到了摆好的吃食前,浦安的身子持续地在前后颤抖,李鹤龄咬了咬下嘴唇,连血咬出来都不自知,看见了在狱中从未见过的佳肴,李鹤龄全无食欲,拎起了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饮尽,喟叹一声,“好酒,是二十年的汾酒,”又给浦安和柏俊倒了一杯,自己倒了一杯,举起杯子,“两位,是在下的不是,利欲熏心心渐黑,连累了两位要陪着在下一起去黄泉路,先干为敬,这条命只能是下辈子再报给两位了!”

浦安痴呆呆地看着眼前的酱蹄髈不说话,柏俊惨笑一声,举起杯子饮干了那不知是何滋味的二十年汾酒。

PS:月票!!!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七)

碧桐书院最近的气氛有些压抑,太监宫女们都知道素来心情极好的皇后总是冷着脸,平时总是雷打不动的午睡也睡得不太安慰,地下服侍的人互相耳提面命,一定要当好差事,不要要皇后有发作自己的机会。

安德海从碧桐书院外头匆匆跑了进来,几个洒扫的小太监看见气急败坏的首领太监,忍不住停下了扫把,窃窃私语,“这不知道哪里又有什么坏消息了。”

“咱们兄弟注意着点,快把差事做了,找地方歇息去,娘娘只要咱们事儿办好,别的时候自在的紧。”

“极是极是。”

“文妃薨逝了?”杏贞点了点头,原本烦闷的心情变得多了些忧伤,太医回报,说文妃的身子已经全然坏了,也就是在这几日的时候,“可惜了,她父母亲还在园子里?”

“是,学士是今个入宫的,文妃母亲这几日都是日夜陪着的,如今正在那头哭着呢。”安德海递上了手里的折子,“这是文妃的遗折。”

杏贞接过了文妃的折子,翻开观看,“那你赶紧去禀告皇上吧,哎,这死后哀荣也要让内务府准备妥当。”

“是。”安德海转身正欲离去,就听到了皇后的喊声,“等等!”安德海转过身子,看到杏贞原本烦闷的脸上透出了一点欣喜的表情,杏贞猛地合上文妃的遗折,抬起头来,头上的累金丝玛瑙凤纹步摇微微颤动,杏贞直视安德海,眼中射出精光,“文妃妹妹啊文妃妹妹,你可真是时候!如此时机真是天给予之!有本宫在一日,自然会护的你家里周全!小安子,安排轿辇,马上去九州清晏,本宫要和皇上面陈此事!”

“是!”

陈孚恩在签押房里品了一口祁门红茶,闭目养神。早上去圆明园参加御前会议穿着补服一直没脱下来,就这样端坐在签押房里,等会,还要有要事。

陈孚恩的师爷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附在陈孚恩的耳边悄悄地说道:“东翁,大牢里的三个人已经都用了上路饭了。”

陈孚恩点点头,“内阁军机没什么变化吧?”

“有肃顺大人在那边盯着,不会有什么变化的,”那个师爷说道。“此事定然不会再有变数了,柏俊就算想皇上的赦令,肃顺大人必然也不会让诏书出圆明园一步的。”

陈孚恩睁开了眼睛,微微一叹,“老夫也不欲置柏俊于死地,打发他赋闲回家便是,这朝争若是死了人,将来若是端华载垣等人失势,也免不了有人要落井下石,置老夫于死地啊。”以北宋为例。原本政治斗争不过是贬官,把失败者赶出朝堂便不再下死手,到了王安石变法之后,哲宗当朝,一连让几个保守党的重要人物死在了岭南贬谪之地,这才如同火药索一般引燃了整个政治局势,朝政由此败坏。

“虽说是凡事留一线,可肃顺要置人于死地,皇上都批了,东翁也不必多虑。几个铁帽子王,轻易到不了的,东翁何必杞人忧天。”那师爷深知陈孚恩等人之事,开口劝慰道。

“也只能如此了。既然让老夫去监刑,凡事不能出半点差错,那些虎视眈眈进士出身的御史们,咬不了肃顺,咬的了我这个大司寇,关防你去安排好。”师爷躬身应下,陈孚恩抖擞起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