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铸清华 > 分节阅读 66

分节阅读 6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诶,儿子知道了。”

两个匆匆赶到前头去接旨,在后头的一群人纷纷议论,“年兄,你看着这宫里头的是什么事儿?”

“想必是好事儿,听说前些日子,皇上要册立皇贵妃娘娘为皇后,被肃老六一句预言堵了回去,可是这皇贵妃有功于社稷,在下想着必然是皇上心中歉疚,今天来降恩皇贵妃母家,弥补一番吧。”

“年兄说的极是,咱们就在这里头等着前头的信儿吧。”

惠征和桂祥到了前厅,只见一个穿着红色袍服的太监并几个灰衣太监站在院子之中,香案已经摆好,惠征瞧了一眼红衣太监手里的黄綾,连忙跪下,那个红衣太监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口里说道:

“诏曰:懿皇贵妃立为皇后,二月初一日行大婚之礼.....惠征进二等承恩公,贞定夫人进二品诰命,桂祥袭八品云都尉,钦哉!”

空悬了三年之久的咸丰朝后位终于在咸丰四年初尘埃落定,储秀宫叶赫那拉氏笑到了最后,日后的慈禧太后,天朝圣后在这时正式从**里头走了出来,开始慢慢的影响起前朝之事,蝴蝶效应煽动起这古老臃肿的帝国让其慢慢地开始产生了这些那些的变化。

。。。。。。。。。。。

皇帝大婚大体上有纳彩、大征、册立皇后、奉迎、合卺、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等礼仪程序。皇帝向皇后娘家赠送订婚彩礼称之为纳采。彩礼包括大量的马匹、甲胄、丝帛等,送礼队伍由皇帝特命的大婚专使持节带队,从太和殿出发,出太和门中门,浩浩荡荡来到皇后娘家。皇后的父亲、兄弟早已迎候在大门外,见专使赶到,急叩头谢恩。仪式完毕,专使回宫向皇帝复命。迎娶之前,还要再来一次大征礼,除了鞍马之外,再加黄金200两、白银1万两、缎1000匹、金银茶具和银盆等实惠的财物,除此之个,还要发妆奁360抬。发完妆奁后,皇帝派遣册封使臣正副两名,带着册封皇后的制敕和“皇后之宝”前往后邸,举行册立大典,宣布册立某女为皇后,并将颁给皇后的金印、金册交给专使,专使奉命送皇后金印、金册来到皇后娘家,先向皇后父兄宣示。这些礼仪完成之后,便可以迎娶了。奉迎是皇帝大婚礼仪中最隆重、最繁杂的一项。奉迎前一天,紫禁城内外已喜气洋洋一片。宫在前三殿、后三宫都用绸带搭起彩架,大红喜字、吉祥语句图案抬头可见,这就是册立的风光。

第一卷《有凤来仪》结束。

第二卷《风华初露》敬请期待!

一、眼前大敌(一)

从大清门到坤宁宫的青白石御道上,铺满了红地毯,御道两侧有路灯400对,各式彩灯30对,仿佛天河上的鹊桥。皇帝降旨,发遣舆,奉迎皇后。奉迎的专使必须由两亲王的结发福晋和八们年轻的一品夫人担任。奉迎的仪节以满洲风俗为主。迎亲的两福晋、八命妇必须按照满面族风俗骑马到乾清宫。奉迎的队伍到达后邸后,两福晋、八命妇先到后殿谒见皇后杏贞,然后伺候梳妆。迎娶时,钦天监官员严密推算了吉利的时辰,吉时一到马上报告。总管太监奏请皇后,并请皇后拿上两个苹果,亲王福晋为皇后披上盖头,再把皇帝亲笔书写的“龙”字和一柄金如意放进喜轿中,就恭恭敬敬地把皇后送上轿子。皇后喜轿由16个人抬着,旌旗扇、平金绣凤、宫灯300对,由穿红缎绣花褂子的校尉持着,走到最前面,御前侍卫扶着凤舆轿扛扈卫左右,两福晋、八命妇和扈从的王公大臣,紧紧跟在凤舆的后面,连绵数里,从乾清宫的月华门出,转到神武门,绕过半个紫禁城,轰轰烈烈地再进入大清门。

凤舆入大清门时,午门楼上钟鼓齐鸣,总管太监报告皇后已经进宫。皇帝得到禀告后,由八名少年亲贵执宫灯引导,在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的扈从及礼部堂宫的照料下,来到交泰殿前殿等待举行婚礼。凤舆停在正南天喜方位,皇后在两福晋、八命归和宫女护侍下,跨出轿门,皇后一手拿着一个苹果表示“平安”。随后由亲王福晋接过苹果,再由福晋将装有珠、宝金银小如意和米谷的宝瓶递给皇后,皇后捧稳象征“吉祥如意”的宝瓶之后,即沿着御道,经过乾清宫和昭仁殿之间的通路,进入乾、坤两宫之间的交泰殿。W皇后进殿时,在殿门前横放着一个朱漆马鞍,鞍下放着从皇后手里接过来的那两个苹果,上面铺着一条红毯。皇后在六对藏香提炉的引导下,跨过“平平安安”的苹果马鞍,被引导到西首站立,等候拜天地。皇帝算好了时刻,等皇后刚刚站好位置,即由坤宁宫出来,站在东首与皇后相对而立,在欢庆的鼓乐声中,一起下拜,九叩礼毕,成为“结发”。拜完天地,皇帝、皇后在坤宁宫东暖阁行坐帐礼,吃名为“子孙饽饽”的饺子由礼王福晋煮,一下锅就得捞出来,呈给帝后,饺子还是生的,不能吃下去,咬一口吐出来,藏在床褥下面,这样就可以早“生”皇子。这番仪式后,皇帝暂到前殿休息,等候福晋命妇为皇后上头“开脸”,然后重新梳头,将双髻改梳为扁平后垂、无碍枕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