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1050

分节阅读 105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火腿的吃法多样,既可生吃,也可以蒸炖炒烧等。

吃火腿,蒸食是最简单也最能吃出味道的一种方式。

将修割清洗好的整块火腿置于盘中,隔水蒸。蒸的时候肥膘朝上瘦肉朝下,一块大约一斤重的火腿,只要蒸上两刻半钟左右,再文火焖上小半刻钟就好了。蒸好后取出,去汤,凉透,然后就可以切片食用,腰膘朝上,按横丝纹切片,这个时候比较考验刀功,切的越薄越好。

“看陛下做菜,真是一种享受啊。还没吃,光看就让人流口水了。”程咬金咽着口水,探着脖子看着张超拿着刀熟练的修割着火腿。

“那是,当年在灞上,第一次吃陛下做的黄馍馍,我就被征服了。”罗士信也擦了擦嘴。

他们这些人,如今个个都是王爵,对吃也一样是很挑了。金华火腿没少吃,但同样一条火腿,在皇帝的手里做出来就是不一样。

“一会我再做个火腿炖走地鸡,火腿丝烧鳝鱼段、火腿片蒸鲫鱼,加上这个就是火腿四吃了。”

“好,这四样好,烧鳝鱼段的时候再加上点莴苣叶,放点蒜子,再添点辣子,绝味。”罗士信喊道。

“嘿,你们还真挺会吃,倒是一个个都详细的很。”张超笑着说道。

一个金华火腿做四道菜,潭州腊肉则简单的多,同样是一个蒸腊肉,再来一个腊肉炒冬笋。

然后炒马齿苋、凉拌鱼腥草,再来一个炒荠菜,炸盘花生米,拍一个黄瓜,就齐活了。

烫上一壶绍兴黄酒。

“好了,菜都做好了,大家边吃边聊。”

秦琼先夹了一片蒸火腿片放进嘴里。

“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确实美味可口,不愧是贡品。”

张超在一边道,“过去啊,哪个地方出了一些有名的特产,若是被地方官当成贡品上贡,那一般都变成了坏事。甚至一些百姓和商人,为此还搞的破产。”

贡品本来是好事,打上了贡品之名,当然就能名气大,但在过去,很多时候,成了贡品绝不是好事。一来得年年上贡,若只是给皇家进贡一点御用,当然不算什么,怕的就是层层索要,结果这贡品数量一再增加,导致负担极重。

甚至有的时候,官府还会直接搞和买,就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商家批发购买这些特产,然后运到其它地方售卖。商家卖越多,结果越亏本,往往不堪重负就破产。

所以说,过去很多时候,若是哪个地方的商人手里有什么特产,往往是很怕被选为贡品的。

但如今不同于以往。

各地官府虽然每年也依然还向朝廷上贡,但这种上贡,却被朝廷明确规定是只能由地方官府在当地采购特产,还得是市场价格,甚至有数量限制。而一旦被宫廷认可,这些地方特产会被颁授贡品、御用的标识认证品牌。

能够得到贡品、御用这样的认证,对商品的品牌自然是大有帮助。

而朝廷也禁止官方对这些商家采用和买这种非市场手段,由朝廷和皇家帮商家的特产打广告,这品牌宣扬效果可是极佳的。

当然,朝廷也并不完全为商家做好事。

好的东西,能得到贡品认证,但想得到御用的认证却不容易。因为得到贡品认证,不一定就会被宫廷采购为御用,而只用宫廷采购御用的才会得到御用认证。

为了能够得到宫廷御用认证,不少商家可都是下了血本的。毕竟很多时候,同一类物品里,宫廷只采用一种,而且是每年都要重新评估采购的。

只用得到宫廷正式大量采购御用后,商家才能在自己的商品上打上御用标识,进行宣扬。

为此,往往最后都争夺激烈。

实际上最终,每样贡品能够击败同类进入宫廷御用,基本上都是免费供应皇家使用,甚至还得掏出一笔钱来给皇家,算是广告费和认证费了。

钱虽不少花,但却是经典的双赢局面。

皇家呢,减少了御用开支,还得了一笔进项。而商家呢,则借助皇家的影响力,大大提升了自己商品的品牌,提高了销量,扩大了利润。在如今这个时代,许多商品经营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了,有了资本的扶持,有名气的就能形成品牌,越做越强,打破州界甚至是省道的地域限制,把生意做的极大,赚的盆满钵满。

就如那一个小小的金华火腿,这些年就是宣传作的好,既是贡品,又是御用,双认证下,谁一提到火腿,不首先想到金华火腿。

而在浙江金华,火腿已经跟江州的鱼一样成了有名的地方特色支柱产业,无数的百姓养猪、加工火腿。

如今这样的特色贡品很多,比如文房四宝中,宣纸、徽墨、歙砚、洮砚、端砚、湖笔、宣笔等都是知名品牌,仅是一个牌子,就带动了一个州甚至周边数州的产业经济。

单雄信也夹起一块火腿片,“想当年,陛下的灞上白酒、交州白糖、景德镇青瓷等这些,也是这样。一样商品,就能带动一地经济,只不过如今,这样炙手可热的热销商品越来越多了。”

从灞上白酒到交州的白糖,再到后来的宣纸,再到印刷厂,到报社,再到船厂,瓷器场等,可以说这二十余年的经济腾飞,都是这么一点点的起来的。

“前些天回灞上一趟,逛了一圈,却发现那里简直都认不出来了。白鹿书院,哪里还有当年的样子,想当初陛下创立书院之时,才只是一个小院子,而如今,好家伙,占地千亩,简直跟座城池一样。”

程咬金点头,“可不怎么的,灞上张家沟,当初只是塬上的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