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1024

分节阅读 102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雀大街还要长上八里。

一步一磕头,这一天他只磕完了一半。

肚子很饿,额头的伤口也很疼,尤其是一天下来,又累又饿,而且还想上厕所。

继续磕吧,天都黑了。

而且肚子也饿了,还需要上厕所,甚至额头的伤口也需要清理一下。

但不磕?

那自己的话岂不是食言而肥,刚入城就这样言而无信,大华皇帝怎么看他,大华官民怎么看他?

还谈什么求娶公主。

头皮一硬,松赞干布不顾部下们的幽怨眼神,继续前行。

天又黑了一点。

终于一位汉京府警察厅的警官过来了。

“天黑了,你们都是刚入城的外来人员,还没有办理暂住证,晚上是不许出来活动的。现在,先找一个客栈登记住宿吧。”

松赞干布心里长松一口气,终于有了一个台阶可下了。

“可是,我说好要磕长头到金殿面圣的。”

“大半夜的,你就算想磕,我们还不愿意陪着呢。而且一到天黑,宫门就要落锁,你就算愿磕,也到不了金殿。配合一点,赶紧去找到客栈落脚,若是不熟,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

“你想磕,那就在这里做个记号,明天早上起来后,继续从这里开始磕。当然,你也可以从头开始磕,不过记得速度得快点,不然一到天黑,一天又白磕了。”

那警官毫不客气的奚落,让松赞干部很气恼,却也无可奈何。

“这位警官,我是吐蕃赞普,是前来朝圣面见天子的。能不能引我们前去鸿胪寺?”

“鸿胪寺?你想去那你早点说啊,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鸿胪寺也已经下班了啊。要去,明天记得赶早!”

旁边又传来不少还在围观看热闹百姓的哄笑,有些人闲的没事,今天看了一天,也有些是下了班后闻讯赶来观看的。

“赞普,要不我们先找客栈,明天再说吧。”一位随行贵族有气无力的道,磕了一天头,人都磕晕了。

“那好吧。”松赞干布无奈的道,他真没料到汉京的街道这么长,更没想到,这大汉皇帝还真就让他这一路磕过来,根本也不派官员来接待一下。

皇宫。

张超晚上跟皇后一起用餐,连皇后崔十三娘也知道了今天吐蕃赞普入城磕长头的这件事情。

“陛下,那干布好歹也是一国国王,让他如此磕头不好吧,更何况今天还那般收场。明天,难道陛下还真要让他继续磕头?”

张超喝了口稀饭,不以为意的道,“又不是朕下令让他这样磕长头的,是他自己一到南城门,就跪下来又是啃土又是吹牛说要磕长头来见朕。既然话都说出口了,总得说到做到吧?”

反正牛皮是他吹的,那么就算这头再难磕,那么松赞干布含着泪也得把它磕完。否则,张超根本不会见这人。

当然,他就算磕完了,见不见,也是张超自己决定的。

“这个干布既然有心归附,为何陛下却似乎并不高兴?”

张超轻笑着对皇后道,“吐蕃虽是个穷地,可是横亘在中原关陇与信度之间,甚至还威胁着连通西域的陆上通道河中走廊。因此虽是穷地,但战略位置重要。朝廷无论如何,都是要拿下吐蕃的。更何况,现如今朝廷对吐蕃已经形成合围之势,随时能够灭他。这种情况下,你说朕为何还要稀罕他松赞干布的什么请降称臣?”

松赞干布的请降肯定是假,就算降,也不过是想当一个藩属国。而大华对这种藩属国现在是没半点兴趣。

大华有的是能力直接拿下吐蕃,将之设置为大华的吐蕃道,既然如何,又何必还要接受松赞干布这种假惺惺的举动呢。

“明天由他接着跪,反正明天他跪到了皇宫门口,朕也不会让他入宫。”

第1538章三天三夜

暴雨倾盆。

宫门外,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长跪雨中。有手下劝他起来,他不肯起,有武士要给他打伞他也不让。

从汉京南门磕长头跪到皇宫门前,他跪了两天才到。可是到了宫门前,皇帝并没有派人召他入宫。

甚至都没有一个人理会,任由他跪在那里。

松赞干布不敢起,这一跪就是三天。

跪在那里比起磕长头开始似乎是好点,但到了后面就吃不消了。三天,水米未进,膝盖都肿了。

“国相,这汉人皇帝也太过份了。”一名吐蕃武士气怒至极。

“莫要胡说,这里是汉京,不是逻些。”国相心中也怒,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是他们自己要来汉京的,也是赞普自己要跪的。

“可是这样下去,赞普会不行的。这么大的雨,又跪了三天。”

国相无奈的走到宫门前的守卫前。

“来人止步,不得靠近!”

身着明晃晃板甲的宫门守卫步槊一下子挺了过来,高声唱止。

“这位军爷,我们赞普在这里跪求面圣,已经跪了三天了。眼下又是暴雨如注,请军爷代为通传一声,看陛下能不能召见。若是不能,我们赞普今日便先回,改日再来求见。”

侍卫站立如松,却根本不理会他的话。

国相的嘴唇颤抖着,他压抑着自己,从身上掏出一块金子。

“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通融通融。”

“拿开!”侍卫瞥了一眼他手里的金子,不是金币而是金锭。这么一大块,估计得有起码一斤,价值几十万钱,这守卫一年的收入都没这么多。可他还是不屑的让他拿开。

碰了壁的吐蕃国相只能无奈的退下。

在吐蕃,他也是堂堂国相,他的家族是吐蕃有名的贵族豪门,可是在这中原大华,他却要被一个守门的小兵喝令。

愤怒、不满,最后却只能无奈退下。

皇宫。

雨中的皇宫显得要宁静许多,张超来到宫里的小学,看那些年幼的小皇子小公主们上课。

年满五岁的皇子公主们就要进小学读书,但五岁前,则在宫里读书。三岁前由孩子母亲带。三岁时则开始送到宫里的幼儿园里读书,说是读书也不过是在一起玩闹,每天上半天就接回去了。

三岁的时候上小班,四岁中班,五岁大班。

等过了五岁,就开始要上小学了,那个时候,上学的规矩就严格的多,开始全日制上课,没那么自由。

一群孩子在那里玩闹着,做做游戏,绘画手工唱歌,也会识识字等。除了皇帝的孩子,也会有一些勋戚大臣的同龄孩子选入为伴读。甚至还会挑选一些同龄的孤儿给们做伴。

皇子们的这些孤儿伙伴,将来会一直做他们的伙伴,陪同他们成长,最后一起到封国去。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徐惠如今是这所宫中皇家幼儿园的园长,也兼任老师。今天她给学生们讲的是一首诗,不是古诗而是皇帝的一首诗,特为这些年幼的学生们所作。

这诗浅显易懂,正合适孩子们理解。

她甚至还带着孩子们来到殿外的水池边,让人往荷塘里放了一群鸭子,然后一边让孩子们看鸭子划水,一边教这首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