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1014

分节阅读 101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主的背后是罗马,而孔圣的背后是大华,方今罗马人都还要向大华求助,那他克洛维直接拜孔圣又有什么不对的。

仪式的最后,王恭还在克洛维的额头上点上了一点朱砂。

这点朱砂又称为聪明记、开天眼,寓意从此眼明心明。

王恭拿笔亲自把克洛维的名字记录在一本名册上,这是大华的学名册,入学学生都会记录在学册之上。因为大华官学都奉儒家为尊,因此学生又称儒生。

名字录入学册,便成为一名儒家门生。

张超笑着上前,从孔圣像下扶起克洛维。

“国王陛下,从现在起,你就是一名正式的儒家门生了。”

克洛维握着皇帝的手,十分用力,激动之下都忘记了失礼。

今天克洛维改信儒教,拜孔入泮,这不亚于当年他祖先克洛维一世改信天主教接受洗礼一样。

这一刻,无数人见证着。

为了表示华法两国的友好联盟,大华皇帝张超特与克洛维结为兄弟,张超还为克洛维取了一个汉名,张远。

就在文庙,入泮仪式之后,百官见证之下,张超与克洛维焚香烧纸,斩白马青牛盟誓,义结金兰。

“大哥!”

克洛维对着张超拜倒。

张超笑着扶起克洛维,“二弟!’

“大哥。”

“二弟!”

两人手把着手,相互大笑。

这一个头磕下去,克洛维磕出了一个中原皇帝大哥,心中大稳,这一趟大华总算没有白来。

有了张超这个大哥,他要夺回法兰克的权力还不是易如反掌。甚至要在法兰克实行改革,学习汉家的许多新制度也是能得到许多帮助的。

“明日,朕为你二弟加冕!”

克洛维差点喜极而泣。

加冕称帝,他也要当皇帝了。

大华天子、罗马恺撒·奥古斯都、波斯万王之王、阿拉伯哈里发,现在,即将又新增一位法兰克皇帝。

由一位皇帝给另一位皇帝加冕,听起来有些奇怪。

但按大华给出的解释,虽然给克洛维加冕的是张超,但张超不是以大华皇帝的身份为克洛维加冕,而是以天子的身份为克洛维加冕。

虽然说天子也意为皇帝,但严格来讲这里面又有些不同。

张超在登基的时候,是先继天子之位,再继皇帝之位。

是两个仪式,天子,上天之子,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而皇帝,相当于世俗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原天子和皇帝两个头衔都在一起,其实代表的是两个身份。

现在张超用天子的这个身份来给克洛维加冕,就体现出了很微妙的意思。

如果用大华朝廷的解释,天子,上天之子,这天当然是只有一个的。不管他是中原的上天,还是他美洲澳洲非洲欧洲等地,那都是一个天。所以理论上来讲,用这个天子的体系,其实可以把整个世界都套进去。

这么一来,大华皇帝身为天子,那当然就是整个世界的天子。张超身为天子,自然有资格为这天下的法兰克国王加冕为皇帝。

因此,克洛维加冕后成为皇帝,听着与张超身份相当,但实际上,在朝廷的这套解释下,克洛维还是要比张超低上一级的。张超不仅是皇帝,还是天子。

关于这些,克洛维也不懂,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

罗马皇帝更是早就神化了,成为了神。阿伯位人的哈里发,也称为真主的继承人。而以前波斯皇帝称为万王之王,不管这些皇帝们怎么自称,本质又不会变。

大华皇帝要自称上天之子,也不稀奇。

反正他加冕后,就从国王变成皇帝,法兰克也从王国变成帝国。从此以后,法兰克不再是罗马的一部份,他也不再是罗马皇帝的封臣。而且就算是张超为他加冕,他以后也不是张超的臣子。

他和张超的关系是兄弟,是盟友,两国之间是盟国。至于大华是盟主,那又如何。

房玄龄站在一边,看着张超和克洛维两人那副深情的样子,都不由的想笑出声。

可心头却又很沉重。

大唐贞观之时,也是在张超的主导之下,有了三皇同盟。但是那个时候,其实就算是皇帝李世民,对于遥远的中亚与欧洲的局势,也并不是很关心。

若不是张超一意坚持,说不定皇帝根本不会把遥远的大夏、河中、西海、甚至是信度等地划入大华的疆界,派出军队去进驻,甚至是分封诸侯去开拓经营。

而如今信度洋上,波斯湾里,地中海上,也不会到处都是悬挂着大华旗帜的华人海商了。

若不是这些策略,大方也不可能在西方有如今这样大的影响力。

现在不但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争相向大华借款,甚至是拿关税和租界来借钱,争相讨好大华。连法兰克王国,都主动的来皈依儒教,请大华天子为他加冕。

这些影响力,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这不纯是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看的见摸的着的收益。

庞大的外贸体系,是巨大的利润,更别说如今插手西方局势,而带回来的巨额军贸订单,还有那一笔笔的借款带来的高额利息。

大华现在从这些国家身上,正在源源不断的吸着血供应着自己。

法兰克国王成为了法兰克皇帝,成了大华皇帝的结义兄弟,成了大华帝国的盟国,也成为了贸易伙伴。

如果抛去政治角度来说,那么这一次的结盟,也是为大华带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即将开发的新市场,一个为大华带来更多利益的新市场。

从贞观之初刚开始放开海贸,从那时开始放开工商,到如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

中原之地,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或者是那些学堂的年轻学生,又或是工厂作坊里的工人,又或是跑南闯北的商人,再或朝堂的诸公,其实现在谁都已经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改革开放让大家富了,让大家解决了温饱,让朝廷强盛了。

民富国强。

这一切,都依赖于改革开放。

贞观朝开始的改革新政,一直到如今,还在不断的推行,甚至不断革新。这些新政,带来了今天的繁荣稳定,富强安宁。而新政下的开放,尤其是航海贸易和对外的征服开拓以及殖民,更是让大华越发强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