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5
也通过了。怎么着,现在皇帝也需要一个采邑了
皇帝你是缺钱了?还是缺啥了?
马周不太明白,张超可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了,他更是皇帝,天下之主,还要一块采邑做什么?
张超假装没看到马周的疑惑,自顾自的说下去。
“朕以为,吕宋、渤泥、爪哇、望加锡四群岛,可做为皇帝采邑。其制仿太子采邑,四群岛为皇帝专有采邑。朕在位,采邑就是朕的,但朕退位或者哪天驾崩了,就由新皇继承,采邑不分封给诸皇子。”
“四群岛,可拥兵额十万。”
张超说了个十万兵额,更吓了马周一跳。
皇帝你要十万兵干吗?天下六十万兵都是听你节制啊。
张超却只是笑笑,“兵额十万好听点而已,并不是真拥兵十万。”
采邑兵跟朝廷的兵当然还是不同的,朝廷的兵是受朝廷约束的,皇帝哪怕节制兵马也受宪法约束。
但采邑兵不同,采邑兵属于私兵,虽说调动也受朝廷节制。
但这采邑兵其实是为预防万一的,一旦有意外时,那一支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队就会有大用。
马周感觉自己心跳的厉害。
刚设了一个太子采邑,现在又来一个皇帝采邑。
太子采邑是倭国,而现在皇帝采邑,更直接就是原来张家的南洋封地了。
“陛下,此事只怕朝廷大臣们未必肯支持!”
“总要努力试试,跟大家好好谈,耐心谈,朕相信大臣们最终能理解朕的想法的。不过此事,还是先由你来提。”
马周一脸苦笑,无奈的点头。
第1452章三足鼎立
身为首相,马周也还是很有自觉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哪怕如今实行这个内阁责任制,哪怕他可以直接不经皇帝而批示奏折,处理朝政。
但他不过是皇帝的大管家而已,还是有任期限制的。说是内阁宰相最多能两任十年,但又有一个每五年改选三分之一的限制,因此有些宰相是做不到两任的。
他也相当清楚,做出了政绩,那是在皇帝的领导下,是皇帝的领导有功。若是出了责任,自然就是宰相办事不力。
内阁首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国家那么大,疆域万里,百姓亿万。他这个首相,在内阁里都还有另外八个宰相,说是群策群力,但也充满竞争。而翰林院,又是专门盯着他们的。
内阁既决策,又执行。
可有时千辛万苦想出来的决策计划,翰林院却可能找出理由否决不通过,他只能拿着退回来的决策计划,与内阁诸相们一起再商议修改计划。
更别说,还有御史台整天盯着他们。
那更是一群完全不干实事,就盯着办事找麻烦的家伙。
他们不像翰林院,翰林院负责审议封驳,否决他们的计划,总还能列出个一二三四五各种理由来,得很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