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3
承乾面色僵住,很艰难的点了点头。
“朕知道了!”
此时已经进入七月,酷暑难耐。
张超跟承乾打了声招呼,就去见两个女儿。
夏花和妹妹两个都挺着个大肚子,都是六七个月的身孕。
张超来了,两人招呼着他坐。
“要不你们回家里住段时间,在这里怕是也照顾不周。”
夏花摇头,“出嫁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嫁鸡从鸡,嫁狗随狗,不管他过去是皇帝还是将来是庶民,我们都会跟着不离不弃的。”
“你们是不是怪我?”
“是的。”
夏花很直接的回答,在她看来,父亲是太师是首相,还是国丈,他应当帮着丈夫维护他的皇位,可父亲却篡位了皇位。
她想不明白,为何要这样。
“其实事到如今,也不是我的本意。如果承乾肯听我的一些劝告,也不会有今天的。他登基不过两年余,可却一直得不到朝臣的支持,你道为何?”
“不是父亲不肯支持吗?父亲是百官之首,诸侯之首,若父亲肯支持,谁能反对?”
张超苦笑。
事情哪有这么的简单。
“我们都是在浪潮尖上,只能顺势而行,不能逆势而行。这次回京时,我根本没想过要做什么,可是许多人跟我说,让我代唐,他们说承乾不行。你知道这些话越来越多的人说出来,尤其是许多实权文武说出来时,有多危险吗?”
“夏花,就算是我,也不能逆这浪头。”
看着夏花绷着的脸,张超不想再解释什么。
“等到明年五月,到时你们乘季风南下。乘季风南下再西行,一路上会快捷许多,我会先安排一批人去那边,为你们建好城堡,开辟一些耕地,放牧一些牛羊,到时你们过去之后,也不会那么艰辛。”
“爹,如果你真疼爱女儿,那就别把陛下流放到那非洲去!”若华道。
“如果他愿意,当然可以留下,但他并不想留,我也不会勉强。”
八月八禅让大典。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朝堂上,这段时间,张超也一直在进行着各种人事、组织的调整。
现在的调整,基本上就是为新朝做准备了,上来的人,就会是以后新朝的人,甚至现在调整的衙门架构,也会是新朝以后的架构。
长孙无忌等人已经辞去内阁职务,现在马周是次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杨师道等依然是群辅,加入了王珪、唐俭、郑善果三人为辅相。
而翰林院削去批红之权,改为拥有封驳之权,议会贵族院罢去六科。
翰林院以房玄龄为翰林学士承旨,孔颍达、陆德明、李守素、虞士南、崔干、孙伏珈等八人为学士。
御史台则负责监察事务,有风闻奏事,监督弹劾之权,同时也设置台狱,负有特殊案件的审理,与刑部、大理司并称为三法司。
而议会两院则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核通过权,监督行政权。
一阁一院一台一会,就形成了如今全新的帝国权力格局。
内阁决策执政、翰林院审议封驳、御史台纠察弹劾、议会立法监督。
御史台的权职也是在不断的加强之中,现在与内阁、翰林院、议会并列,充分的显示了在新朝之中,这个衙门的重要性。
可以不客气点说,张超当了皇帝以后,只要能够控制御史台,那么有这么一个监察机构,就能紧盯着阁院,到时哪个宰相、学士要是不合张超的意,就能用御史台把他弄下去。
皇帝都不需要出面,驱使御史们紧盯就行。
其实承乾就是缺了这种手段,只知道用皇帝的权威去硬压,这算是落了下乘。
皇帝聪明的做法,永远都是驭使着手下的臣子们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