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917

分节阅读 91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倭国?”

张璟听了父亲的话,惊讶出声。

“要打倭国也应当是朝廷出兵吧,虽然那倭王无礼,可也轮不到我们去教训啊。”张璟也听说了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国的事情。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可以做为我们出兵的理由。我真正要出兵倭国,是因为我的人在倭国发现了两个大矿山。”

“什么矿山?不会是金矿吧?”

张超摇头。

“一座是银矿一座是铜矿。”

“银矿和铜山?”

张璟还以为是金矿,毕竟黄金贵重。而如果仅是银矿和铜矿,就跑去倭国,不太划算吧。

“这可不是小矿山,那银矿叫石见银山,而铜矿叫别子铜山,其储量非常惊人。你知道以我们掌握的新式开采炼银法,一年能从那里开采到多少银子吗?”

“多少?”

张超笑着道,“你可以猜猜。”

“十万两?”

“不止,如果只是十万两,哪值得我如此兴师动众。”

“二十万,不,五十万两?”

“再往高了猜。”

“难道是一百万两?”

“哈哈哈,你也太低估了石见银山的储量和我们家的技术了。以我们的技术,加上银山的储量,我们一年能轻松从石见银山得银五百万两之巨。”

“当然,要用我们的新技术,就必须得用煤。用木炭是不行的,如果煤跟不上,会大大制约我们的采银量。但就算前期开采的少些,一年百万两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枚银币,含银八钱八,价值四贯铜钱。

一百万两银,铸成币,那就是近五百万贯钱了。如果一年开采五百万两,那得是两千多万贯价值。

“父亲,那石见银山能开采多久?”

“开个两三百年不成问题。而且石见银山不止有银,还有黄铜、铁、铅等矿产。”

张璟听的都大为心动。

“爹,这个石见银山在哪,我回头就组织人马去抢。”

石见银山在倭国本州岛的东北端,与九州岛隔海相望,在本州岛的地理上,属于中国地区。

倭国这些年不断向中原派出使者,还派出留学生留学大唐,这些人回到倭国后,把大唐的先进制度、思想、律法等带回。

现如今倭国也开始改革,他们将倭国设为五畿七道,京畿区域里的五国为五畿,而京畿之外的其它领地则仿大唐,共分七道。

另外,将诸道下的令制国,都授以州名。每个令制国,也是一个州。

石见银山,就是在山**的石州石见国。

第1384章趁虚而入

不得不说,倭人模仿能力还是非常强的。X

本来倭国在二百余年前,还是诸岛割据时代,后来和国统一诸岛,建立大和国。但大和国的政权,其实一直都是在公卿的手里,天皇基本上都只是个摆设。

而他们的社会制度,则是一个奴隶主贵族私有部民的制度,这种制度其实非常落后。

奴隶主贵族阶层直接霸占着大片的优质土地,把平民变成自己的私有部民。

大和国分为贵族、平民、部民三个阶层,部民其实就是奴隶,是被大和国征服诸国的过程里,俘虏的人口。

这些部民被贵族阶层奴役,又按分工编成不同的部。比如负弓矢以充警卫的是韧负部。

提供陶制品的土师部、陶部。

充任宫延杂务的膳部、豚养部、马饲部、锻冶部、弓削部。

在屯仓、田庄中耕作的田部、部曲。

地方上提供水产的海部、看守山林的山部。

由外来侨民中的有知识者编成的史部、藏部等。

其中以在皇室直辖领地中劳作的田部和在贵族的田庄中从事生产的部曲数量最大,田部民又包括三种类型:将移民和被征服者直接编成田部;保留原有的农村公社的形式,采取向公社成员征收年贡形式进行剥削的田部;由地方贵族所献的私有奴隶部曲──徭丁编成的田部。

部曲则往往以其所属贵族的氏姓作为部名,如大仲部、苏我部等。

部民组织一般由下级氏族贵族统帅,称为伴造,职位可以世袭。有的贵族与部民并无血缘关系,但也自称氏上,将部民作为氏人。对于外来的部民,往往保留其原有的内部结构,由其原首领任伴造,部民中有的为天皇或皇族私有,分别名之为名代和子代。

在早期,这种制度倒也有积极的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

但到了如今,这种制度也变了样。

奴隶主贵族们直接霸占了最优良的田地,把平民也变成了自己的私民部民,土地兼并,甚至豪族之间的征战,也让社会十分dòng • luàn。

朝中掌权的苏我氏也意识到邻居大唐的先进制度,在不少曾经出使和留学大唐的倭人劝说下,他决定仿大唐制度,改革倭国,想要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苏我氏的革新,其实力度相当大,堪比大唐的贞观新政。

苏我氏的改革包括改年号、迁新都,向全国宣布改新诏书。

将都城迁到最繁华的贸易港难波,宣布土地和人民都归国家所有,所有部民成为公民。

并且仿大唐的均田制,推行班田制。每六年按照人口数班给分田,具体为男子三亩,女子为二亩,奴隶一亩,这些地死后要归还国家。

在中央,他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仿大唐设立中央和地方机构以及各种官职。

具体的就是中央设神官、太政官两大机构,太政官下辖八部省。太政长官为太政大臣。

地方上行政机构则设五畿七道,各地设国,国下为郡,郡下为里。

废除官位的世袭制,并实行征兵制。

改革力度之大,让得到消息的张超都为之惊叹。

这是直接废除奴隶制,并全面实行中央集权了。

中央二官八道一台五府制,地方则是五畿七道郡国里制,土地制度则推行班田制,又实行全国征兵制。

不过张超始终觉得,这些倭人步子迈太大了,这样会扯到蛋的。

说句最简单的,眼下的倭国内,朝中自然是苏我氏当政,这也是倭国的传统,公卿掌权,而地方上则是贵族和豪强们掌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