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901

分节阅读 90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唐之力灭水真腊。

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另一个好消息,朝鲜战场,新罗和百济也先打起来了。

为了争夺土地,本来还联盟要对抗大唐的两国,如今正式开战。从一开始的摩擦,到双方大打出手,战争全面升级。

百济已经与东瀛联手,两家打新罗一家。

新罗派出使者,向驻扎平壤的北海舰队安澜大将军刘仁轨求援。

漠南。

苏定方率领的近卫军,也已经在与薛延陀开战。

朝堂上。

张超不在朝,内阁有房玄龄主持,一切倒是非常顺利。并没有出现什么党同伐异,为了反对而反对这样的事情并没有。

内阁每天对奏章做出处置建议呈入御书房,基本上都非常公正与合适,多数情况下,他都不需要另做批示,直接由翰林学士们代为批红同意即可。

如此庞大的帝国,就算没有他,也一样运转的非常好。

这种发现,让承乾十分的茫然。

他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有他没他,都一样。

承乾开始倦政了。

内阁的票拟意见,都非常的优秀,就算有些遗漏之处,翰林院的学士们也会提出极佳的替代方案,他呆在御书房,其实也不过是听马周他们的奏报而已。

多数情况下,马周站在阶下,把一份份奏章,按照轻重缓急,向他一一奏报,会附带上内阁票拟意见,然后也会附加上一两句自己的意见。

他所需要做的,往往也就是说一句可。

到了后来,他已经厌倦了。

但他就算把内阁送来的奏章自己一份份的批阅,也不会现在这个模式更快捷更有效率。

他没有内阁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宰相们经验丰富,也没有翰林院的马周等人见识广。

他干脆每天早上起来上早朝,然后先到御书房,听取翰林学士们对前一天奏章处理的意见。他不再去每份奏章批阅翻看,而是直接坐在那里听马周的汇报。

内阁的意见,翰林院的意见,然后表示可或不可。基本上他们处理都很没,没有地方可以挑毛病,于是每天早上,御书房里,马周一桩桩汇报,承乾不时的说声可。

等事情说完,他就走了。马周按皇帝最终意见,执朱笔做出批红。然后,翰林学士们,又开始将内阁呈上来的新一批奏章商议研究。

承乾的时间变的多了许多。

不用一天到晚的盯着奏章,眼睛都轻松了许多。

多出来的这些时间,他会骑马练剑,打打马球,陪陪宫里的嫔妃们。

这些天,他又多了个去处。

八百个宫廷侍卫,已经选出来了。

全是他认为比较忠心可靠的贵族家子弟,比如长孙家、比如宇文家、比如高家、萧家、陈家、杨家等家族子弟。

房玄龄家、魏征家、马周家、秦琼家、程咬金家等这些与张超关系极近的重臣家子弟,他一个都没选,事实上,这些家族也没来几个人报名。

清一色十八到二十一岁的年轻贵族子弟,身材高大健壮,骑射本领出众。这些侍卫获得了如原来三卫五府一样的信任。

承乾甚至让他们在宫里演武场射箭骑马,比武摔跤。

这引得一些言官谏臣们上书劝谏。

但都被承乾留中不发,内阁和翰林院则出奇的一致沉默,似乎是默认了皇帝最近这有些不太合适的行为。

也许是他们心里有愧,承乾这样想。

承乾也只是个二十岁的皇帝,心中苦闷,工作不顺,便在这八百侍卫上很下精力。

他从自己的内库中出钱,为自己的八百侍卫订制了最好的装备,人手一套骑士板甲,精钢打制的宝剑,优良的马槊、骑弓等。

他甚至经常和侍卫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

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有时练的受伤,也毫不在意。

对此重臣们看在眼里,也有人表示担忧。

“马相,陛下这每天不理朝政,整天在宫中训练场上骑马射箭,比武打球,让人担忧啊?”褚遂良对马周道。

马周身为皇帝的丈人,又是翰林院长,每天都能见皇帝好几次,他会不知道皇帝最近的变化吗?

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心里憋着,憋久了才容易出事。

这八百侍卫,就当是给皇帝的一个玩具,宫里的训练场就当是一个发泄的地方,让他能够去发泄发泄。

至于说,这样会不会有危险,马周觉得不会。

“八百侍卫而已,能有什么好担忧的?八万侍卫亲军都掌握在朝廷手里,皇帝握着八百侍卫我们就要担忧了吗?如果皇帝握着八百侍卫,能让他心里安稳点,那我们应当高兴。”

前段时间,大臣们跟皇帝的关系可是闹的很僵。尤其是这个分封法一出,他们跟皇帝关系甚至无比的僵硬。

皇帝不对朝政胡乱干涉,只是每天折腾自己,训练自己的八百侍卫,这是好事啊。

没有皇帝干涉,现在朝堂上处于一个极好的平衡状态。

内阁票拟,翰林院批红。

而枢密院和兵部,三衙和五军府,掌握的是军事兵马。

在内阁领导下,朝廷诸部寺监,以及地方的道州县,相当顺畅。

御史台、大理寺和议会两院,做为司法和监督机构,也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大家各司其职,政令通畅,简直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马周心里甚至想着,承乾就一直这样,平时也不用再干涉朝廷运转。重大事务上,才由皇帝出面协调内阁、翰林院、御史台、议会等诸部。

“我看陛下不是那种轻易妥协的人。”

“朝臣们都是依照着大唐典章制度,各司其职,陛下没有理由对此不满。”马周道。

“可陛下是天子。”

“现在陛下也是天子啊,天下大事,奏报朝廷,内阁总揽。但内阁也是先做出处置意见然后也还上奏御前,最终是否采纳内阁意见,也是由陛下做出最终决定的。”

“如今陛下对内阁的事务处置水平和效率,都是非常满意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