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888

分节阅读 888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诸侯封地按朝廷税法收税,三分之一上缴朝廷,三分之二留给诸侯。

诸侯封地行政司法兵事皆归诸侯。

跨封地的司法案件,归朝廷管辖。

承乾努力的在控制着自己,他此时真想重生一掌拍在御案之上,喝问褚遂良想造反吗?

再往后翻。

诸侯对封地有自己任命官员之权,有拥兵之权,有司法之权。诸侯还有自己打造军械之权。

总之,这个分封法,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诸侯封地成了封国,自成一国,国中之国。

这样一来,朝廷对诸侯还有什么控制力?

嗯,诸侯国必须遵照大唐律法,使用的是大唐的律法。税收也得按大唐的税法收税,征的税上缴朝廷三分之一。

自置官吏、自拥兵马,自造军械,拥有行政司法征税等大权。

“褚遂良!”

承乾指着褚遂良压抑着怒火,低声喝问,“谁给你这个胆子!”

“汝意欲何为?”

“陛下,诸侯是大唐的诸侯,诸侯为大唐的屏藩。诸侯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付出这么多,理所应当也该享受相应的权力。过必罚,功必赏,大唐历来如此。”

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但这只应当是对普通人来说。皇帝是谁,是天子,君权神授,天下子民应当无条件的效忠服从。

什么时候开始,臣子还能跟皇帝这样讨价还价,讲权力与义务对等?

“来人,将褚遂良拿下,押入大理寺!”

几名侍卫过来。

褚遂良却站在那里岿然不动。

房玄龄走了出来。

“且慢!”

几名侍卫在房玄龄的目光逼视下,脚步停下。

“陛下,臣以为褚遂良无罪。”

“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订立分封法,将分封之法写入大唐律典,成名明文之典,则可永为制度,让后世遵守。诸侯封国,也必将永为大唐屏藩,世代守护大唐。”

房玄龄都站出来了,这让承乾始料未及。

“朕的尊严何在?”承乾低沉声音问道,若让诸侯封地成为一个个的封国,那他这个皇帝的尊严何在,皇威何在?

“陛下,这是维持大唐万世之法。”

翰林院长马周出列。

“臣马周赞成分封法,分封法是护国之法!”

贵族院长魏征出列,“请陛下三思。”

镇国公主兵部尚书李秀宁出列。

“请陛下三思。”

一位又一位的重臣出列。

“请陛下三思!”

承乾勃然变色。

“上党郡王,你可有不同意见?”

承乾带着乞求的目光望向舅父长孙无忌,到此时,他才发现,朝臣都是一体,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他这个皇帝,居然被架起来了。

长孙无忌沉默。

良久才举笏回道,“臣也以为,诸侯分封边疆,远离中原,条件艰苦,为国守边不易。当多加赏赐,给诸侯多些财税,也让边疆更加安宁。让诸侯自制军械之权,也是加强边地防御之便。”

“天下如此之大,朝廷若都直辖,则未免鞭长莫及。适当的给封国放权,让他们遵照大唐的律法制度下,自治领地,这也是一种极好的治国之路。”

完了。

承乾心里哀叹,长孙无忌居然也站在了他们那一边。

他心有不甘,再问高士廉、杨恭仁、宇文士及这些老相国,可这些人都并不反对这个分封法。

承乾算明白了,这些臣子也全都是诸侯。

分封法,是让诸侯立国,他这金殿上的臣子,若是分封法通过,以后几乎都是一国之主。

私心可诛。

私心可诛啊。

头一次,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寒冰,孤独。

身为天子,却是如此的孤立无援。

当年,张超提议分封,那个时候把分封说的那么美好,大唐能开疆拓土,能增加税赋,增加粮食收入。总之,全是好处,没有半点隐患。

诸侯仅仅是享受一点税赋而已,不拥兵不治民。甚至分封爵位再高,也不用朝廷出一文钱俸禄等等。

太甜蜜了,太诱人了。

当年那个时候,太上皇绝对想不到,那是张超抛下的第一个诱饵吧。

一步一步,直到今天。

张超终于露出真面目了,他要复周礼,再分封。

要把大唐一家之天下,变成这百姓万家之天下。

诸侯国林立!

从此,大唐皇帝要与诸侯国主共治天下吗?

求月票啊!

第1345章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金殿之上,承乾幽幽叹出一句。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听到这句话,满殿百官,都不由的神色各异。

在座的都是朝廷重臣,基本上都能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其实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在春秋之时,卫国孙氏和宁氏两大族专政,卫君形同傀儡,没有实权。卫定公临死,让孔成子和宁惠子立子衎为太子。

卫定公死后,太子继位为献公。

献公在位时,与贵族大臣关系矛盾重重,有次孙文子和宁惠子去参加献公的宴会,结果去了后从早晨等到晚上,都没受到召见。后来听说,献公打鸟去了。

两人很生气,去找献公理论,结果献给还穿着猎装接见二人,这在当时是十分无礼的举动。二人愤怒之下,最后决定推翻献公。

孙文子举兵叛乱,献公逃到齐国。国人另立国君,大权落到宁氏手里。

献公逃亡在外,想要回国,便派人与国内当政的宁惠子宁喜商量。

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话来。

把政权交出,只承担祭祀。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只当个无权的国君,位尊而无权。

宁氏一开始不肯答应,但最后被说服,终于迎献公回国。

堂堂大唐天子,此时当着满朝重臣的面,说出这么一句话,这话里的意思,让众臣脸上火辣辣的。

可虽然如此,却没有人退让。

这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如今有这机会,谁会放弃呢。

连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重臣,都认为大唐这么大,皇帝管好中原就好了,至于四边之地,那些蛮荒苦寒之地,就交给封臣诸侯们吧。

当然,为了表彰奖励诸侯们用心守卫边疆,当然得给出一些好处。

褚遂良提出王爵和公爵侯爵的封地称国,伯子男皆称为领。王国、公国、侯国,以及伯爵领、子爵领等。

贵族们的爵号,以后也以封地名字加封。

比如张超为赵王,是亲王爵,他封地吕宋、渤泥等,那么以后他要么叫吕宋王,要么叫渤泥王,叫赵王就不合适了。吕宋国王张超,流球国公张璟,木鹿郡王苏定方,碎叶郡王房玄龄。

不再以过去古国名为作封号,而以实际封地做封号。

古国名古郡名古县名,只做虚封爵位封号。

分封建国,以后就代代相传了。

封国是大唐的分封之国,但有相对的dú • lì性。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诸侯是天子的封臣,但各诸侯国内诸侯们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