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855

分节阅读 85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个位置,但这位置是张超安排的。

看排序,仿佛他还真是内阁排第三,可越是坐在前面,他心里越不顺畅。

其它六位,则是按吏兵房礼刑工的顺序排列,宰相们各自就坐。

“诸位,之前讨论的功臣封赏方案,陛下已经正式通过了,马上会交给议会科院审议,这事,长孙相国要多跑一跑科院,与他们多做沟通,尽力促成这事的通过。这也是我们内阁的第一个重要决策,某不希望大家一番心血,付之东流,长孙相公多辛苦下。”

张超直接把事情说的很严重,通不过,那就是你长孙无忌的问题了。毕竟,他的票拟是在皇帝那通过批红的。

长孙无忌这时连反对的理由都没,张超句句占着理,只能哑巴吃黄莲,点头应下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议一下军制改革提案,上一次长孙相国提出了多条反对意见,我认为提的很好啊。咱们有问题就当指出,这才是同心协力办事的原则。我呢,事后也与枢密院和兵部以及南北衙、海军衙门的将帅们商议过,又请示过陛下,做出了不少调整,现在,大家再来议一议。”

张超拿出几份新的军制改革方案,交给诸位宰相一人一份。

长孙无忌马上翻开。

匆匆浏览一遍,发现与上次确实有许多改动之处。

比如说保留南北衙,将大唐的陆军,分为南衙和北衙,南征称为卫军,北衙称为禁军。北衙保留左右羽林、左右神策、左右神机这六个军的番号,合称皇帝近卫军,每军定为两万人,因此北衙编有六军十二万人马,负责的是汉京京畿以及西京太原、东京登州、南京广州还有北京太原这些重要地区的卫戍宿卫。

另外,还建有皇帝侍卫亲军,军号为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这四军八万人专门负责的是京城警卫。

皇帝近卫四军虽也在北衙序列,但直接归属于皇帝亲自掌握。

海军则设有四个舰队,北海东海南海西海四舰队,每舰队两万,编八万人。从朝鲜平壤一直到信度港。

而南衙卫军,编为十六卫,每卫两万,共三十二万。

南衙各卫设卫指挥使司,司下设师部。指挥使司和师部平时不统卫兵,只有军官和参谋人员。

而各卫下以营为单位驻扎于各处。

战时,按枢密院、兵部命令,集结兵马,组建团、旅、师甚至是集团军等作战单位,由朝廷派出将领指挥作战。

北衙军力增加了,达到了二十万,分皇帝近卫军和皇帝侍卫亲军两个系统。近卫军负责的是帝国五京重镇守卫,侍卫亲军为守卫汉京和皇宫。

侍卫亲军其实是在内三卫五府上演变而来的,但不再是以功臣勋戚和官员子弟充任,而是以精英将士选任。

但这个军制的核心,还是职业军官加职业士官和义务兵制。总兵力依然是六十万人,依然是采用兵将分离,中央也是军政和军令系统分离,兵部负责的是军政系统,枢密院负责的是军令系统。

总的来说,三衙负责的是统兵权,枢密院是调兵权,皇帝拥有选将权。

各军平时以营为单位驻防,只有战时才设立团旅师军等大单位。

不过长孙无忌还是发现了不少不同的地方,这个新修改后的军制里,三衙的职责划分更鲜明了,北衙负责的是五京,南衙负责的主要在四边,而海军主要负责沿海。

再一个,按张超这个方案里,以后各衙各卫的兵,不再是交叉安置。过去南衙十二卫的军府,是交叉存在的。一道内,可能十二卫的军府都有,基本上就是各卫的军府遍及全国,并不是只驻于一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