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1
议长,由谁来担任呢?”皇帝问。
众宰辅们都低下头,既然这议会是李超设立的,如今李超又是岭南最gāo • guān员,论理当然应当由李超担任这个劳什子议长啊。
可现在皇帝却当大家面谁来担任议长,这意思就很明显了,皇帝不想让李超当议长。
有人提议王珪,也有人提议崔仁师,还有人提议杨师道的。
长孙无忌道,“陛下,以臣之见,议会只设到州一级即可。”
岭南议会管理岭南三道议会,不管派谁来当这个议长,那这是个什么级别呢?总不能比三道的宣抚使还高吧?
毕竟议会也不是正式的官方组织。
而且管理三道的议会,未免有过权柄过大。
李世民点头。
“辅机说的有道理,无需设立岭南议会,只设道州县三级就好。至于三道议长人选,李世民想了许久,最后打算从朝廷选派官员前往,选几位年龄稍长,办事老道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往。级别上,就定为三司使一级,道议会与道三司平级,由宣抚使统领。”
“议会的职责划分,还需要要明确一些。各位爱卿具体讨论一下,拿出一个章程来。”
御前会议结束。
李世民回到内廷,更衣后直接去了皇后的宫殿。
皇后刚刚生产,正在坐着月子。不过气色挺好,他进来的时候,皇后正在给孩子喂奶。
“十三郎又在吃奶啊,每次朕来的时候,他不是在吃奶就是在睡觉。”
皇后笑了笑,“小奶娃不就是这样嘛。”
“这小子成天吃了睡,睡了吃,长的倒是真白白胖胖的。”李世民过来逗弄儿子,可李十三郎根本就不理会他。
旁边小胖墩晋王李泰盯着弟弟,还有些羡慕。
“陛下为十三郎想好名字没?”
李世民看着这个嫡三子,眼里含笑。这是他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现存的第十一子。孩子还不满月,这孩子刚生下来,他就为他取名雉奴。如今越长越讨人喜欢,他盯着安心吃奶的他,“雉奴,不如就取名为治。”
“李治。”皇后念了几遍,觉得这名字不错。她嫡出三子,老大叫承乾,老二叫李泰,现在老三叫李治。
李治吃着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皇后忍不住轻笑出声。
李世民从皇后手里接过李治,让皇后整理衣服。
“岭南已经平定,大唐真正的拥有岭南之地。朕很高兴,朕打算给雉奴封王。”
李世民在平定汉京之乱后,一面是加封了勤王八功臣为王,一面又对宗室王爵贬降。如今宗室也不过李泰一个亲王,外加七个郡王。
如今的规矩,就是嫡子才封亲王。李超算是个特例,异姓封王还封了亲王。
自魏晋以来,对于爵位分封,其实是有意按春秋战国时的诸国号来封的,亲王里,以秦晋齐楚四国号最尊,接下来是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诸王。
现在大唐仅有的两个亲王,一个是晋王李泰,原封魏王。一个是越王李超,原封赵国公。
“改封青雀为秦王,加封雉奴为晋王,改封李超为赵王!”
李世民沉吟后笑道。
“陛下御极之前就是秦王,封青雀为秦王只怕不妥。”皇后在一边说道。
李世民以前就是秦王,李渊称帝后,封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并未立晋王,也是避杨广曾为晋王之意。
一般来说,李世民称帝前为秦王,那么如果他没有马上立太子,那一般可以封嫡长子为自己称帝前的王爵,比如立承乾为秦王。
要不然,秦王这个爵位是不会再封的。
可现在,李世民居然要把秦王爵位封给嫡次子李泰,皇后不免有些担心,这会不会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
“朕觉得挺好的。”李世民现在很喜欢李泰,觉得这孩子聪明伶俐,虽然有点胖,但孩子小时候胖只会更显可爱。
他觉得李泰很像自己,家中嫡次子,聪明等等。
秦王李泰,晋王李治,赵王李超。
当天,宫里传出诏书,翰林院草诏,然后中书门下宰相们署名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再呈到御前,李世民署名用玉玺。
于是,旨成,诏告天下。
第1135章天命还是巧合
收到改封赵王诏书的时候,李超已经到了交州。
红河在此时称为西道江,交州的州城就座落在红河三角洲的西北部,红河从城边缓缓流过。
这里也是交州最大的内河港,无论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临近海洋,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丰富,花木繁盛,百花盛开,有百花春城之称。
汉武帝设交趾郡,交州城便在其中。南朝宋时在此设立了宋平郡,治昌国县。隋时改为宋平县,为交趾郡治所。
大唐改设交州,治所迁往宋平县。几年前,李超联合朝中诸多勋戚世家来到交州,在这边发展。
宋平城,也变成了一座新兴的河港城池,城池几经扩建,规模增大不少,别称紫城。交州所在的这片红河三角洲,拥有最肥沃的田地,使得这里成为富饶的粮仓。以交州为中心的广南省,这几年盛产粮食和蔗糖,这里的造船厂和木料也非常有名。
李家等许多大家族早已经在交州赚的盆满钵满,交州糖更是天下闻名,成为内销和海贸的精品。
在上次的协议中,李承乾代表皇家,拿到了钦州旁边的北海港,还拿到了另一个港,就是红河口的海防港。这座红河出海口的重要港口,被承乾取名为海门港,可以预见,这座港口会非常繁荣。
海门港与交州港,一座海港一座河港,必然相辅相成。
交州城里最多的就是糖和米,其次就是木材了。这里的商人,多数是来买糖买米,要么就是买木材的。这里还有糖街和米街,卖的都是糖和米。
李超和承乾漫步在紫城的街道上。
承乾惊讶的发现,这里遍地都是说着汉话的商人,连那些商铺的坐商,甚至是街上的商贩都是操着汉话。这地方,居然比岭南许多地方还更似中原。
“交州是一座内河大港,此处物产丰富,朝廷对这里还是控制较强的,过去与广州相似。尤其近几年,大量中原商人过来种粮种甘蔗,开办糖坊,兼之海贸的兴起,也都让交州更加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