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1
而岭南四省,也成了李世民瞄准许久的粮食产区,引入占城稻后,采用两熟甚至三熟栽种,那么仅这岭南四省,一年产出的粮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这样的一个地方,岂能还一直交给那些豪强们,岂能让他们一直当土皇帝。
琉求也跟岭南差不多,甚至之前比岭南更是一个化外之地。
但现在李超在岭南干的热火朝天,没有战争,没有叛乱,有的只是和平相处,李家在琉求建立了港口,建立了城堡,建立了屯庄,建立了作坊,移民已经五万多口了。
李超的这种方式,让李世民看到了治理岭南的一个新方式。
“孔子学院,推行汉文化,确实不错。”
首先得交流,才不会有对抗和冲突,当然,交流之外,还得有利益。琉求山夷为什么没打李超,因为李超手段很厉害,一开始是拿钱买山夷的地,然后跟他们交易,带去各种商品,满足了山夷人的需求。
同时李超建立城堡,防范森严,有护卫队,有民兵,山夷也不敢轻易下手。
一个微妙的平衡。
李世民现在比较期待李超能早点去越国,越国在岭南百越的背后,李超带着五千兵打下这块地方,在那建立城池,设立州县,成为大唐的诸侯。
对于百越俚獠来说,那就无疑于一根刺了,或者是一把刀。
不管怎么说,大唐的诸侯与那些羁糜的酋帅相比,当然是诸侯才是自己人。毕竟,酋帅们那是世袭领主,他们既不纳税也不服役,手下的人口也不是朝廷的编户齐民,连他们的地盘那都算不上朝廷的疆域。
诸侯们的封地就不同了,就算是诸侯领地,可土地也都是朝廷疆域,上面的百姓也都是编户齐民,诸侯只不过是能分享三分之一的税赋而已,其余军事民政税赋等,可都归朝廷。
两相一对比,李世民恨不得现在就把岭南之地全变成诸侯封地。
第1105章既得陇复望蜀
得陇而望蜀,人莫不如此。
大唐开国之初,李家只要岭南安稳就行,因此当李靖平定萧铣,顺江南下,东南各地纷纷望风归降之时,岭南之地的冯盎、宁长真等酋帅们请求承制授其官爵时,朝廷很快答应了。
冯盎、宁长真等人的归附,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按照以前的旧例,他们各家依然世袭其地,世袭其职。说白了,也就是名义上的归附而已,实际上他们依然是当地的土皇帝。
当时大唐刚结束中原大战,北方突厥还虎视眈眈,因此对于岭南这些酋帅们的要求,也是很痛快的答应了。甚至唐改隋郡为州,朝廷还一下子把本来二十余个正州的岭南,新增到八十多州,其中新增了五十余州州,这些州就是为了安抚那些大小俚獠酋长们的。
可此一时,彼一时也。
“陛下,钦州刺史宁长真派人入京,贡合浦大珠。”内侍禀报。
钦州,在岭南之南沿海,按大唐新的行政区别,归属于广西道。
听到宁长真这个名字,李世民眉头皱了皱,宁长真,岭南酋帅首领之一。宁家祖籍本是在中原,南朝宋时其地被北魏吞并,宁氏家族便举家南下。后来宁长真祖父宁逵出任定州刺史,总督九州诸军事。南朝陈时,迁任安州刺史,成为宁氏钦州始祖。
宁长真的父亲宁猛力也挺有意思,他世袭其父的安州刺史职,因为与陈后主是同日而生,貌有贵相,于是陈亡后,他认为理当代为天子,因此不愿意降隋,凭险自固,后来杨坚派人前往安抚,又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他才归附。
开皇四年,改安州为钦州,继任刺史。宁猛力死,由其子宁长真袭。
宁长真的妻子,是高州冯氏家族女,也就是冯盎的兄弟冯暄的女儿。冯宁两家联姻,声势更大。
武德五年宁长真归附时,朝廷授他的职是钦州总管,总管宁家控制的数州之地。后来朝廷取总管制,又改授他为钦州都督、刺史。
再后来,朝廷又取消了都督制,于是宁长真便只是钦州刺史了。
短短几年,从总管到都督再到刺史,从统数州之地到只统一州,宁长真看着大唐越来越强,也是有些担忧的。
虽归附大唐几年,但宁长真等岭南酋帅们却从没去过京师朝集。
每次,他都只派下面人去朝集,顺便进贡点特产。
钦州的特产就是合浦大珠,也称为走盘珠,南珠。是珍珠里最上等的,历来深受喜欢。只不过去年派去进贡的手下却没完成任务,因为皇帝居然没有接受。
皇帝给的理由是道远劳人。
这算什么理由?
朝廷每年让地方官吏朝集,一年一趟,岂不更劳人?而且此前几年,他也年年送合浦大珠,可朝廷不也都收了?
偏偏今年就不收,今年就道远劳人?
然后使者就又带回了一个消息。
去年勤王中立下大功的宰相李超,封越王,皇帝还特别给了封地,在交州的西面。交州在钦州的西南,离钦州很近。
宁长真听出了一个重点,李超要来了。
而且李超来不是来当个什么广南宣抚使之类的,是分封到了越国。离钦州这么近,李超分封到那里?
宁长真有股浓浓的危机感,于是乎,他立即又派出了第二批使者,带上了更多的合浦大珠前往京城。
宫殿里面,龙涎香袅袅升起。
李世民却只是冷冷一笑,“让来人带回去吧,朕听说钦州采珠之人数千,在茫茫海中采珠决非易事。听人说,海下停留时间短了采不到珠,时间长了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若遇到鲨鱼来不及逃避的话,船上人看到的只是一缕缕浮上水面的鲜血,水下人却已经葬身鱼腹,而如果遇到风暴,更是船毁人亡。”
“让宁长真以后不要再贡珍珠了。”
王承恩却从皇帝的话中听明白了一个字,贡。
自岭南诸酋归附以来,是不纳税赋的,他们每年会向朝廷进贡一些土物。比如宁长真就是每年贡合浦大珠。
但皇帝已经不满足于贡了,他想要的是税。
琉求。
又是一个晴朗的天,今天是周末,学校放假,衙门休沐。有李超的支持,范履冰的衙门已经人员编齐。
县丞县尉主簿教谕驿丞也都到任。
范履冰在城里举行了县衙公务员招募考试,六房班头,三班班头,各房的书吏等,六十余名经制吏员都招齐,还招募了一百余名没有编制的临时差役。
此外,李家牵头的琉求教育基金会也已经顺利建立,并且募集到了一大笔资金。其中主要都是李家捐的,当然琉求的商民们也踊跃捐钱,虽然许多人捐的不多,但态度都非常支持。
有了钱,事情就好办的多。
岛上的各个移民屯庄,迅速的开建了小学,每个屯庄至少一所小学。新校舍,新教育,新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