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7
能先用着。
“除了这个交易税琉求还征哪些工商税?”
“依朝廷税法,交易有交易税,房屋商铺、田产交易除交易税外,还须立契,征契税。交易税百分之五,契税百分之八。”
“我们还在琉求港征关津税,也是二十税一。对商铺收征营业税,二十锐一。”
除了这几样税收之外,工商方面的税,还有一项是商人的两税。两税是正税,农民是按田产为主,然后按户等征税,并摊丁入亩。但商人经商,也要交两税,他们的两税不按田来,而是按所得收税。
二十税一。
这其实就相当于个人所得税。
范履冰心里算了下,税似乎不少。一个福建商人带一船货前来,那么他进了琉求港先要交一次关税,二十税一。货物卖出去,要交交易税,二十税一。如果这个商人是在岛上自己开设商铺,那么还要交营业税,又是二十税一。
每年最终,还要交一次两税,又是二十税一。
得交四次税,每次二十税一。
这些税目其实早已有之,比如交易税原来也叫市税,后来也称为除陌钱。而关税称为过税,营业税属于住税,对固定商铺经营的商家所征。
其实如今的工商税收还算是比较好的,统一几种,没有其它各种名目的征收。税率也很统一,税率相对来说不高。
草市上,商品大多是来自福建等地。
相对来说,如今岛上最大的市场还是在琉求城内,不过那里的商铺主要是面对移民们的,从中原运来的各种商品,种类繁多。从砖瓦到纸张,从陶瓷到铁器,有牛马驴骡,也有猪狗鸡鸭,既有布匹丝绸,也有药材干果,还有各种染料,茶叶,甚至是针头线脑。
虽然李家也在琉求岛上开设工坊,但绝大多数的生活用品,还是需从中原船运过来。从耕种的犁耙到锄头镰刀,从做饭的菜刀锅铲,到铁锅。甚至连装菜的盘子吃饭的碗,都主动靠外运过来。
其余布匹鞋子、纸墨笔砚,针头线脑等,眼下几乎都是外运来的。
与山夷们的交易,则主要是集中在铁器、针线、布匹等上。
尤其是各种铁器制品,铁锅菜刀等,深得山夷们的喜欢,不过价格也都非常贵。倒是茶叶,土著们并不喜欢,他们更喜欢的是槟榔。
李家已经开始移栽福建的茶树上岛,在岛上建立茶园。
有些商家,甚至把一手二手货运来售***如李记的当铺,就有许多死当的衣物等,过去也是定期售卖。如今李记当铺,就运来不少旧衣物等,结果却深得土著们的喜欢。
旧衣服卖的跟新衣服一样火。
对山夷们出售的还是盐、糖、酒等,虽然他们不太爱茶叶,可对酒和糖却很喜欢,而李记出产的那些白花花的精盐,却更喜欢。
山夷们用鹿、獐等皮货,以及鹿角,甚至是自己养殖的牲畜等交换,也有用药材等出售交易的。
商人几乎什么都收,不管是米稻还是皮货还是药材,又或是干果或者海产。
来琉求的移民和已经与李家接触的山夷,十几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也是一个还空白的市场,先占先得。
第1097章唐刀
巴那看中了一口不错的铁锅,一个会说他们话的汉商通译告诉他,这个锅可以吊起来,做菜更方便。不论煎煮烹炸,都会非常美味。
巴那的两个妹妹,则对汉商出售的布匹非常喜欢,这些布匹色彩极为鲜艳,还有那丝绸,更是丝滑无比,只不过并不便宜。
有商人向她们推荐成衣,裁减制作的很精美。
还有卖首饰的,也趁机向她们推荐。
她们感觉自己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似乎样样都是那么的吸引人,牛角和木头的梳子,漂亮的发簪。甚至还有能把人照的清清楚楚的铜境!
巴德牵来的两头鹿,还有一捆鹿皮很快就在唐商那里卖掉了,从头到尾,那唐商总是一脸微笑,哪怕讲价还价时,也总带着笑意。他听不懂唐商说什么,不过他旁边有个会讲他们话的通译,讲的不是很好,但起码他懂得意思。
最后交易达成,唐商付了钱,是银币和铜钱,制作的很精美,但拿到手的钱,比卖的价少些,通译告诉他那是税收。二十税一的交易税。
巴德想想觉得也还算能接受,便拿着装钱的袋子去找儿女。
半路上,隔壁一个寨子的人叫住他,招呼他去买盐。
巴德以前也常在集市上买他们的盐,他们会制盐。不过比起唐商的盐,就差远了,而且价格还更贵些。
巴德笑着摇头,然后走了。
那人看着面前的几袋盐,几乎还原封没动。
汉商不要他们的盐,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盐。而过去买他盐的各寨里的人,也不买他的盐,因为汉商的盐又好又便宜。
他气馁的坐在那里,原本还打算卖了盐,从汉商那里买些布匹的。
“这些汉商抢了我们的生意,他让我们的盐卖不出去了。”他跟同伴道。
“这些该死的家伙。”
巴德找到儿女们,他们正在为买什么而犹豫不决。
“什么价格?”
巴德先问了下价,然后算了算自己钱袋子里银灿灿的银币和黄澄澄的铜钱,觉得还有富余。当下笑道,“都买。”
于是儿子巴那高兴的买下了那口早看中的铁锅,背着泛着点青光的铁锅,他还不时的敲打几下。
女儿也买了布。
巴德目光却一直留在一个护卫的刀上,那直是把好刀。
他走了过去,那护卫有些警惕的望着他。
“我要买这刀。”
旁边没有通译,护卫没听明白。
巴德干脆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金子,他早知道汉人最贵的钱币是金子的。他手上这块,是一块黄金,只是没有汉人的金币那么好看,但很大一块。
他递过金块,拿手比划,示意用这块金子换他的刀。
旁边的一个商人看明白了,笑着对那护卫道,“你狗-日的还不快接下,这可是笔合算的买卖,这可是一块金子,起码得有一斤左右,哪怕不是很纯,那也赚大了。”
在中原,一两黄金能值八贯铜钱,一斤十六两,一斤金子可就值一百多贯钱。
而护卫手里这把刀,其实只算是较普通的唐刀,这样一把刀他当初购入的时候才花了三百钱。
护卫想了想,最后还是咬牙对赶过来的通译道,“跟他说,要买我这刀可以,三千钱。”
通译有些惊讶,“这块金子肯定不止值三千,三万估计都不止。”
“我知道,你跟他说吧。”护卫道。他不是李家的护卫,只是这里的移民,也是个民兵。赶集的时候,他受商人雇佣前来当个护卫,其实也就是站个场而已。手里这刀,是他自己买的,买的时候确实只要三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