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2
“秦琼、程咬金、崔干、郑善果、孙伏伽、马周等等这些人,朕相信他们不是那种人。朕没有哪里对不起李超,如果李超反朕,他以什么理由反?若师出无名,他只会被全天下的人唾弃而不是支持。”
长孙皇后道,“看来陛下对此事真的是考虑的很清楚。”
“是的,想了许久,也想了许多。朕是天子,是这四海之主,朕应当大气,应当胸襟宽广。朕不应当拿一块封地做文章,那样只会寒了忠臣将士们的心。让李超自己去把越国打下来吧,反正他有钱,用兵的开支都归他自己出。”
李世民说到这里笑了笑,“封地打下来了,朕其实也不用担心什么。那只是三百里封地而已,天高地远,十分荒僻,要经营起来,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李超能够很快把那里经营起来,朕也不用担心什么。”
“他的封国并不是dú • lì的,等封地热闹了,朝廷到时会选派官吏过去管理,甚至调驻军队。”
“只要朕和李超,都做好份内之事,谨守君臣本份,那就会一直很好。”
皇后给李世民又盛了一碗汤。
“既然如此,那陛下还担忧什么呢?”
李世民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但是朕心里确实还有隐约有几分担忧。李超此人,本事太强了,这一放出去,就如同是风筝断了线,再无法操控了。朕也不敢说,事情就会完全朝着朕希望的方向发展。”
“不过罢了,朕不能因为这点担忧,就因此要把李超留在京中一辈子。那样做,是不对的,朕不能把一个功臣当成囚犯。”
“臣妾相信陛下的眼光,陛下一定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的。”
“但愿吧!”
消息如风一般的传出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汉京。
皇帝授兵三千给越王李超,李超即将出京南下夺取自己的封地一事,引得无数人惊叹。
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正在公房处理政事,听到消息后,停下手里的事情,闭目沉思了许久。
皇帝放李超出京,还调兵三千给他做封国卫队,这岂不是放虎归山,还给他借了双翅膀?
“陛下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
“不,我一定要阻止陛下,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长孙无忌与李超没有什么旧怨,他只是为大唐着想,他始终认为,李超是个危险的人物。李超威望太高,本事太强,而且还太有钱,人脉又好。这样的人,一旦有风云动,立即就能趁势而起。
因此对这样的人,就是绝不能给他们半点机会,一定要死死的盯防着。可现在,皇帝居然要让他离京,还让他率兵去夺取自己的封地,这不是放虎归山是什么。
第1074章宝地
从宫里回到家,发现崔莺莺几个女人还没有回来。今天是大年初一,朝廷举行正旦大朝,不但常参官要入朝,就连平时不入朝的勋官,有爵的贵族,还有一些没有实职的阶官们,也一样都要入朝。
同时,有诰命的外命妇,也得穿上命服,入宫。她人一般是去拜见太后皇后,有时甚至皇帝也会亲自来接见一下这些诰命们。
大唐的诰命夫人等级分明,有内外诰命。皇宫里的后妃们,都是内诰命,也有各种品级。而贵族和官员们的母亲和妻子,朝廷一般也都会授予诰命。
正常的一般是生母和嫡妻封诰命,按丈夫品级来封。大唐命妇定制一品国夫人,三品以上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
崔莺莺在李超封为赵国公时,就被封为荣国夫人。如今李超封越王,她也被封为越王妃。李超的其它几个妻妾,之前已经有特封诰命。如今也一个个水涨船高,盖因她们的丈夫是亲王,而且她们的儿子也都小小年纪就授封了公侯爵位。因此母以子贵,借着儿子公侯爵位,也一个个得封郡夫人的诰命。
诰命夫人也有命服,有霞冠有凤帔,甚至还有一份俸禄。
遇上典礼,也会入宫参加。
之前李渊的国丧,合妇们也都入宫哭灵。
崔莺莺她们入宫,甚至把各自的儿女也一起带进宫去了。
偌大的家里,倒是显得有些安静。
老爹也还没回来,七娘也一样入宫去了。
李超一个人便干脆叫来管家管事们,吩咐他们准备收拾他的行装。
事情还没交待完,崔莺莺和杜十娘她们一群李家女人穿着鲜艳的凤冠霞帔回来,恰听到李超说收拾行李,不由的奇道,“大过年的,王爷怎么却吩咐收拾行李?”
李超笑道,“我还说让人去接你们呢,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大朝会后,陛下召我到御书房,陛下调三千兵给我,让我亲自南下去收取越国封地。”
十三娘不解,“三郎你之前不是还说今年就在京里主持科举改革吗,怎么现在又要出京?”
大厅里人多,李超也就没细说。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正好是轮到十三娘房里休息。
“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莺莺有些迫不急待的问。
“你之前不是说陛下要留你在京吗,怎么现在又放心让你出京?”
李超笑笑,他一边解着衣服,一边道,“其实事情也不能猜,你夫君我这次因种痘之事,赢得无数人称赞,也算是名望大增。陛下一家子也都接了痘,心里当然也对我很感激的。”
他觉得这个感激很重要,而且他最近借此事也是名声更上一层楼,达到了一个顶峰。皇帝封他为越王,大唐仅有的两个亲王之一,这确实让百姓们称赞皇帝优待功臣。
但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还是很清楚的。
一个空头王爵,连个封地都还在别国控制内。本来现在王爵就不是太值钱,可如果连块封地都还在别国,那就更显得没诚意了。
至于李世民为何现在肯放李超离开,除了感激和亏欠之情外,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皇帝认为李超不可能反。
以如今的大唐局势来说,平定了复辟之乱后,皇帝也算是因祸得福,朝中那些以前掣肘着皇帝的门阀世族被一扫而空,皇帝借机大清洗后,现在大唐内部由军功新贵们占据朝堂,而军功新贵又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
新兴的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主们,也都是支持新法的。
可以说,皇帝对天下的控制前所未有的增强,他的支持率也更高。
外部,大唐彻底的扫灭了突厥,如今大唐的周边,契丹、奚、室韦、霫、薛延陀、吐谷浑、苏毗、东女、南诏等都成了大唐的藩属,吐蕃、高句丽虽还与大唐为敌,可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这样的局势,前所未有的好。
李世民也因此格外的自信。
他还那么年轻,大唐正蒸蒸日上,他为何要怕一个李超呢?